回顧1960年代台灣電影外的故事

回顧1960年代台灣電影外的故事

台灣電影隨著時代潮流推移,始終在不同的年代展現豐富的樣貌。因此我們嘗試以年代切入,回顧台灣電影在每10年之間發展軌跡。今年(2023)適逢金馬獎第60屆,讓我們追本溯源,看看60年前金馬初創時,那些隱藏在電影之外,關於製作、產業和技術的轉變,如何讓1960年代成為台灣第一個「新」電影時期。

 

#第一屆金馬獎

1962年,第一屆金馬獎頒獎典禮由時任新聞局副局長的龔弘負責籌辦,從定案到舉辦,為時僅三個月。典禮如期在10月31日舉行,也開啟龔弘進入電影界的契機。新聞局局長沈劍虹以「你去把國片好好帶動一下,拍點好片子,希望金馬獎不要老是香港拿。」鼓勵龔弘接任中影總經理一職。
——摘錄自《電影家系列4-龔弘:中影十年暨圖文資料彙編》(張靚蓓,2012)

#梁兄哥

凌波,1950年代到香港,以藝名「小娟」拍攝多部廈語片。1961年經袁秋楓導演推薦,為邵氏《紅樓夢》擔任賈寶玉一角的幕後代唱,因獲李翰祥導演賞識,1963年改名凌波,在《梁山伯與祝英台》飾演梁山伯,轟動全台,連映長達兩個多月。觀眾對電影及凌波癡狂的程度,完全不輸給今日的追星族。而「梁兄哥」也成為凌波一輩子最響亮與驕傲的稱呼。

#國聯 #李翰祥的經典

每回提起國聯電影,李翰祥導演總將「理想」二字掛在嘴邊。估且不論國聯在商業經營上的功過成敗,它前後六、七年之間所攝製的二十多部電影,有一半以上的確有資格稱之為態度嚴謹認真、誠意滿滿的當代力作,甚至,套句電影學者焦雄屏評論《破曉時分》、《幾度夕陽紅》、《冬暖》等影片時的讚語:擺在任何時代都是經典」。
——陳煒智、謝佳錦,〈國聯的「八又四分之一」〉,《Fa電影欣賞》第155期(2013),第44-60頁。

#聯邦 #沙榮峰的電影夢

製片上的具體成績,使我篤定將電影列入「文化工業」是一生奮鬥的目標——第一步創建了國際水準的「國際電影製片廠」,後再籌劃建立全自動化電腦操作的「國際電影沖印公司」,完成電影製片一貫作業的設備,並從法規上改變台灣電影事業的結構,終於推動台灣電影工業全面邁向國際化——這就是我的電影夢。
——摘錄自《電影家系列3-沙榮峰回憶錄暨圖文資料彙編》(沙榮峰,2006)

#第11屆亞洲影展

亞洲影展每年舉行1次,由各會員國輪流舉辦。1964年,台灣第一次舉辦亞洲影展,活動算是圓滿成功,但這個完美句點的後面,卻抹上一記黑色的陰影,讓華麗熱鬧的電影盛宴,急轉直下成為一幕黯然靜默的告別,當年的金馬獎也因此停辦,成為台灣電影史上不可承受之重。

#國際電影來台拍攝

曾在中影擔任過美工組主任的羅慧明在2010年受訪時提及,當年台語片拍得都很簡陋,後來我們接受日本、美國外來的思想觀念,刺激台灣電影,以後電影界才有些改觀,但是真正改變的是1965年《聖保羅砲艇》導演羅勃懷斯(Robert Wise)到台灣來。
——摘錄自《電影家系列4-龔弘:中影十年暨圖文資料彙編》(張靚蓓,2012)

#台製之寶

張美瑤(1942-2012)本名張富枝。1960年代,香港的國語片明星光彩耀眼,台製廠大力栽培的張美瑤,是少數能與港星匹敵的正統台產國際巨星。有「台製之寶」美稱的她,還被外借到日本、香港拍片,參加電影代表團到國外訪問,國內的國慶活動也少不了她。機場接送政要外賓、參加省政府的運動會、為工商活動剪彩、連改善民俗示範拜拜都要找她,通告之多令人稱奇。

#新生戲院大火

西門町從日治時代開始就是台北市最繁華熱鬧的休閒娛樂中心。戲院帶來無數的人潮,連帶周邊的店家也都因此大發利市。在台灣電影發展史中,西門町一直扮演著重要的地位。然而1966年一個如同往常熱鬧的農曆年前下午,濃煙卻從新生戲院外牆洶湧竄出,大火燒毀了新生戲院大廈,大廈裡的建新百貨公司、萬國舞廳和渝園餐廳也無法倖免……

#自行沖洗彩色底片

現存最早使用35mm彩色底片、並由台灣自力拍攝的彩色電影是1963年上映的台語片《三伯英台》,隔年中影也推出首部彩色電影《蚵女》。當時拍完的底片都得委由日本、香港等其他國家的沖印廠協助沖洗。隨著國內電影產製蓬勃發展,在中影和民營電影沖印廠─大都影業的努力下,台灣終於在1960年代後期進入自力沖洗彩色底片的時代。

#電影產量高峰

進入1960年代後,台灣經濟高速成長,國民所得提高,電影院和看電影的人口增加,映演業的活絡刺激了電影製作業的成長。民間電影公司發行量漸增,台語片再度迎來盛況,與此同時,國語片也穩定發展。在將近10年的時間裡,國台語片的消長盛衰也支撐起台灣電影的一波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