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芳
1956年,陳淑芳經選薦參與西門町新世界戲院《漢宮春秋》大型舞台劇,主跳一支宮廷舞,因她長得玲瓏嬌小、舞姿優美,加上當年影視圈內仍屬罕見的本省氣質,而被金山影業社的工作人員發掘,參演李泉溪執導的台語片《誰的罪惡》(1957),正式出道。在這部片中,她飾演的女主角是名悲劇人物,電影公司認為本名與角色設定不符,建議改名,陳淑芳維持原姓,從角色溫良賢淑的個性、出身地瑞芳各取一字,就此定下藝名。同年,陳淑芳父親過世,家道中落,她也一肩扛起家計,未能完成學業。
陳淑芳早期在北投片廠參與過多部台語片的演出,直至1960年代台語片產業由盛轉衰,她受邀至西門町「夜巴黎」歌廳客串駐唱,並於1961年與歌壇姊妹花霜華、雪華,以及張小梅等人赴菲律賓馬尼拉隨片登台,表演歌舞,為期約半年。1962年台灣電視公司開台,陳淑芳踏入電視圈,成為台語單元劇演員,同時是台灣第一個歌唱節目「群星會」的班底,由節目製作人關華石教她唱歌。由於技術、設備尚未健全,當年節目均為現場直播,考驗臨場反應。在台視工作近十年後,1971年轉入中華電視公司擔任基本演員。1980年陳淑芳與澳洲華僑登記結婚,婚後息影。
1982年陳淑芳結束婚姻之實返台,在侯孝賢的邀請下重返影壇,拍攝《風櫃來的人》(1983),並在日後與侯導合作完成了多部台灣影史上著名的作品,如《戀戀風塵》(1986)、《悲情城市》(1989)、《戲夢人生》(1993)、《好男好女》(1995)等,她在曾壯祥的《殺夫》(1984)、楊德昌的《青梅竹馬》(1985)等片中也有突破既往形象的嘗試。陳淑芳曾表示,侯導教戲講究返歸自然、與生活結合,深深影響了她日後的演出。1996年,她在林正盛所執導的《春花夢露》中為求逼真主動鋸掉門牙,亦不曾後悔。
走過新電影時期,到了1990年,因政府放寬外片進口配額限制,台灣電影產業進入黑暗期,陳淑芳的工作重心再度回到電視劇,這一年接演的戲劇多達七部,包含紅極一時的瓊瑤連續劇《六個夢》之《婉君》(1990)。其後,她也短暫在《包青天》(1993)單元劇中露面。1995年,陳淑芳與華視長達二十三年的基本演員合約結束,開始在民視、三立、大愛台等無線電視台演出,更得以發揮台語優勢。陳淑芳回憶,當時蔚為風潮的鄉土長壽劇,如《春天後母心》(1998)、《飛龍在天》(2000)、《台灣龍捲風》(2004)等,劇情線複雜且多融合時事,演員須得配合邊拍邊播的產製速度,為了刺激收視,往往也得加重表情與情緒力道演出,但她認為一名好的演員還是能夠在其中演活角色,延續戲中的生命。
2007年起六年間,陳淑芳赴中國大陸拍攝電視劇。2017年,在償清了過往因借錢給友人而不慎引生的巨額債務之後,她的生活才稍微寬裕,選擇劇本時,更加著意於能演繹內心深度的角色。2020年,陳淑芳以電影《親愛的房客》、《孤味》獲金馬獎最佳女配角、最佳女主角獎項,成為台灣首位囊括金馬雙料的影后。陳淑芳在《孤味》的工作劇本上曾寫下一段話:「人生就像茶葉蛋,越有裂痕越有味。」經歷過影視產業的變換、在各種不同角色中揣摩與磨練的她,到了晚年實力終被評審委員肯定,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獲得最佳演員獎,此後她仍持續創作不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