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萬文

廖萬文

典藏者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33年5月22日生,台灣台中市人。畢業於台中市成功國小,後再於台中國校夜間補校就讀。

就讀補校期間曾在舅父所開的電器行工作,學習修理真空管的無線收音機,空閒時跟進化照相館的張先生學習底片沖洗以及人像拍攝,進而學習到各種不同人物,高矮、胖瘦、老少的打光技巧。後來在舞蹈家張雅玲家中認識導演何基明,從此展開電影工作生涯。

因為當時何基明身邊留有一些日本卡通影片以及外國喜劇笑鬧片,又以民聲日報名義到美國新聞處商借16mm紀錄片和新聞片,在各地巡迴放映,因此曾經參與電影放映工作;並與何錂明接拍縣政府紀錄片、工商廣告片,同時拍攝一些歌仔戲連鎖劇中的電影片段,因為使用反轉片(既能當底片拍攝,又能當正片放映)極有效率,也造成極大的轟動,使得麥寮拱樂社老闆陳澄三找他們一起拍攝台語片。當時有些紀錄片已由其掌機16mm Arrow攝影機拍攝,再與何錂明一起剪接和沖洗,這些工作都為後來的台語片打下基礎。

1955年,參與台灣電影史上第一部35mm台語片《薛平貴與王寶釧》(何基明導演)的拍攝,同時還兼任劇照拍攝、打燈與底片沖洗的工作,因為身兼數職,很快就了解電影製作過程;1956年在何基明執導的《范蠡與西施》影片中,和何錂明一起擔任攝影工作後即入伍當兵,退伍後,恰逢華興電影製片廠拍攝土法製作的寬銀幕黑白台語片《無膽英雄》,此片集結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遂義務在該片協助攝影工作。

1950年代後期,遭逢台語片不景氣,華興電影製片廠結束營業,因而改開電器行。1960年,應李泉溪導演之邀,再度投入台語片拍攝工作,同時也擔任劇照師。1962年,首次單獨掌機拍攝李泉溪導演的《三公主下凡》,同年在剛成立的大都影業公司擔任攝影師,拍攝了《姜子牙下山》、《遊俠胡劍明》、《雪中四姊妹》、《爬山虎》、《哀愁風雨橋》等多部台語片,二、三年後,投資購買Arriflex IIA、Arriflex IIB的攝影機,遂離開大都公司,自行承包拍攝台語片。

1969年轉拍國語片,作品有與劍龍導演合作的國語彩色片《南刀北劍》等,1976年並自己擔任導演和攝影師拍攝《貓魔》,之後陸續與張佩成、辛奇、王重光、汪瑩、陶德辰、林清介等導演合作,拍攝《鐵燕》、《醉魚醉蝦醉螃蟹》、《屠夫》、《目擊者》、《福德正神》、《同學會》等片。

1989年,拍完方耀德導演的《娃娃兵》後退休。從影三、四十年間共拍攝了百餘部影片。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廖萬文
典藏者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內容描述

1933年5月22日生,台灣台中市人。畢業於台中市成功國小,後再於台中國校夜間補校就讀。

就讀補校期間曾在舅父所開的電器行工作,學習修理真空管的無線收音機,空閒時跟進化照相館的張先生學習底片沖洗以及人像拍攝,進而學習到各種不同人物,高矮、胖瘦、老少的打光技巧。後來在舞蹈家張雅玲家中認識導演何基明,從此展開電影工作生涯。

因為當時何基明身邊留有一些日本卡通影片以及外國喜劇笑鬧片,又以民聲日報名義到美國新聞處商借16mm紀錄片和新聞片,在各地巡迴放映,因此曾經參與電影放映工作;並與何錂明接拍縣政府紀錄片、工商廣告片,同時拍攝一些歌仔戲連鎖劇中的電影片段,因為使用反轉片(既能當底片拍攝,又能當正片放映)極有效率,也造成極大的轟動,使得麥寮拱樂社老闆陳澄三找他們一起拍攝台語片。當時有些紀錄片已由其掌機16mm Arrow攝影機拍攝,再與何錂明一起剪接和沖洗,這些工作都為後來的台語片打下基礎。

1955年,參與台灣電影史上第一部35mm台語片《薛平貴與王寶釧》(何基明導演)的拍攝,同時還兼任劇照拍攝、打燈與底片沖洗的工作,因為身兼數職,很快就了解電影製作過程;1956年在何基明執導的《范蠡與西施》影片中,和何錂明一起擔任攝影工作後即入伍當兵,退伍後,恰逢華興電影製片廠拍攝土法製作的寬銀幕黑白台語片《無膽英雄》,此片集結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遂義務在該片協助攝影工作。

1950年代後期,遭逢台語片不景氣,華興電影製片廠結束營業,因而改開電器行。1960年,應李泉溪導演之邀,再度投入台語片拍攝工作,同時也擔任劇照師。1962年,首次單獨掌機拍攝李泉溪導演的《三公主下凡》,同年在剛成立的大都影業公司擔任攝影師,拍攝了《姜子牙下山》、《遊俠胡劍明》、《雪中四姊妹》、《爬山虎》、《哀愁風雨橋》等多部台語片,二、三年後,投資購買Arriflex IIA、Arriflex IIB的攝影機,遂離開大都公司,自行承包拍攝台語片。

1969年轉拍國語片,作品有與劍龍導演合作的國語彩色片《南刀北劍》等,1976年並自己擔任導演和攝影師拍攝《貓魔》,之後陸續與張佩成、辛奇、王重光、汪瑩、陶德辰、林清介等導演合作,拍攝《鐵燕》、《醉魚醉蝦醉螃蟹》、《屠夫》、《目擊者》、《福德正神》、《同學會》等片。

1989年,拍完方耀德導演的《娃娃兵》後退休。從影三、四十年間共拍攝了百餘部影片。

物件類別
人物
其他內容描述
類型: 
參考資料: 

《酷蒐一夏-台語電影文物展》特刊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創建時間
出生時間: 
1933~
創建地點
出生地點: 
台灣 台中市
地圖上標記點由機器自動判定產生,僅供參考。
識別碼
OM_TFI_202301_person_000044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