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景瑞

白景瑞

典藏者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白景瑞,1931年出生於遼寧營口。十八歲時以流亡學生身分來台,考上省立師範學院(現國立師範學院)外文系,後轉至藝術系;在大學期間認識同為話劇社的李行,兩人結為好友。50年代初義大利新寫實主義電影《不設防城市》(1945)、《單車失竊記》(1948)等影片在台上映引起熱潮,並在台灣的報紙與影評方面引發熱烈的討論。此時剛退伍(1957)的白景瑞,在自立晚報當影劇記者,同時以「白擔夫」這筆名在聯合報中寫影評與畫評,在看了多部義大利新寫實主義電影後,決心赴義學習電影。1959年白景瑞預支中國時報半年稿費作為旅費,以中國時報特派員及自立晚報駐義記者的身分遠赴義大利。1961年入羅馬皇家藝術學院學習繪畫及舞臺設計。1962年在義大利電影實驗中心學習電影,成為我國第一位留義學電影的人。

1964年白景瑞學成返國,先在中影擔任編審委員,之後陸續擔任製片部經理、導演,同時兼任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系教授。1965年,在義大利新寫實主義的影響下,中影總經理龔弘以「寫實並非只能暴露黑暗,同樣也可拍出溫暖人心的人情味」的想法,提出了「建康寫實路線」,引導國產電影進入新的創作意識,拍攝了第一部健康寫實片《蚵女》(1964),白景瑞即擔任此片剪接。到了第二部健康寫實片《養鴨人家》(1964)時,白景瑞則實際參與策劃與劇本討論,將在義大利所學得的技術引進國內,促進了「健康寫實」的成形。他發表文章及演講,以引介歐美新電影理論,促進國片新思潮的發展;同時也引購新型的剪輯、錄音等設備,讓國內的電影技術向前進一步。

1966年白景瑞辭去經理職務,與李行、李嘉合導《還我河山》。1967年獨立執導第一部影片《寂寞的十七歲》,本欲將當時青少年的內心空虛的狀況,加上因社會現象所產生的心理問題拍出,白景瑞自言道:「我原本是要很強烈直接來寫這個嚴重現象,由於中影當局有許多顧慮,擔心遭有關人士抨擊,只好全盤修改,才弄成似維美派電影。」然而本片仍為他贏得第六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等諸多獎項,奠定他在影壇的地位。1969年退出中影,與李行等合組「大眾電影事業公司」。1970年導演的影片《再見阿郎》(改編陳映真小說《將軍族》),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是其最為人所稱道的作品之一。1976年自組白氏電影公司。1984年執導《金大班的最後一夜》,在三位編劇及女主角姚煒精湛的演技和白景瑞的導演之下,使《金》無論在編導及演員方面都有不錯的表現。1988年擔任第二十五屆金馬獎工作委員秘書長,改革許多制度。1995年二度擔任金馬獎執委會秘書長。1997年在金馬獎頒獎前於凱悅飯店中因心肌梗塞而辭世。

白景瑞的作品橫跨六0、七0、八0年代,經歷過健康寫實、文藝愛情電影與文學改編電影的風潮。其作品在寫實風格、喜劇片的結構技巧、攝影等方面,為台灣電影帶入新的影像經驗。在寫實風格方面,將電影中的場景大量拉至戶外,就實景來攝製,在對自然光的採用、捕捉、應用上,與白景瑞長期合作的攝影師林贊庭則功不可沒。在喜劇片方面,導演《新娘與我》(1969)、《今天不回家》(1969)、《家在臺北》(1970),突破臺灣電影傳統的敘事手法,並採用分割畫面等技巧,使人有耳目一新之感。而在白景瑞的從影生涯當中也拍過一些政宣片如《還我河山》(1966)、《皇天后土》(1980)、《日內瓦的黃昏》(1986)等,其中《還》、《皇》在票房上都很賣座,但到1980年代末期,一些公營片廠拍出如《823炮戰》、《日內瓦的黃昏》等片,市場反映冷淡,宣告政宣電影的結束。在此之前白景瑞也曾因政策與國情的問題修改原先對於影片的構想,《寂寞的十七歲》便是如此,造成原本可以有更銳利的表現,卻在政策的原因之下,使其光彩銳減。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白景瑞
典藏者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內容描述

白景瑞,1931年出生於遼寧營口。十八歲時以流亡學生身分來台,考上省立師範學院(現國立師範學院)外文系,後轉至藝術系;在大學期間認識同為話劇社的李行,兩人結為好友。50年代初義大利新寫實主義電影《不設防城市》(1945)、《單車失竊記》(1948)等影片在台上映引起熱潮,並在台灣的報紙與影評方面引發熱烈的討論。此時剛退伍(1957)的白景瑞,在自立晚報當影劇記者,同時以「白擔夫」這筆名在聯合報中寫影評與畫評,在看了多部義大利新寫實主義電影後,決心赴義學習電影。1959年白景瑞預支中國時報半年稿費作為旅費,以中國時報特派員及自立晚報駐義記者的身分遠赴義大利。1961年入羅馬皇家藝術學院學習繪畫及舞臺設計。1962年在義大利電影實驗中心學習電影,成為我國第一位留義學電影的人。

1964年白景瑞學成返國,先在中影擔任編審委員,之後陸續擔任製片部經理、導演,同時兼任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系教授。1965年,在義大利新寫實主義的影響下,中影總經理龔弘以「寫實並非只能暴露黑暗,同樣也可拍出溫暖人心的人情味」的想法,提出了「建康寫實路線」,引導國產電影進入新的創作意識,拍攝了第一部健康寫實片《蚵女》(1964),白景瑞即擔任此片剪接。到了第二部健康寫實片《養鴨人家》(1964)時,白景瑞則實際參與策劃與劇本討論,將在義大利所學得的技術引進國內,促進了「健康寫實」的成形。他發表文章及演講,以引介歐美新電影理論,促進國片新思潮的發展;同時也引購新型的剪輯、錄音等設備,讓國內的電影技術向前進一步。

1966年白景瑞辭去經理職務,與李行、李嘉合導《還我河山》。1967年獨立執導第一部影片《寂寞的十七歲》,本欲將當時青少年的內心空虛的狀況,加上因社會現象所產生的心理問題拍出,白景瑞自言道:「我原本是要很強烈直接來寫這個嚴重現象,由於中影當局有許多顧慮,擔心遭有關人士抨擊,只好全盤修改,才弄成似維美派電影。」然而本片仍為他贏得第六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等諸多獎項,奠定他在影壇的地位。1969年退出中影,與李行等合組「大眾電影事業公司」。1970年導演的影片《再見阿郎》(改編陳映真小說《將軍族》),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是其最為人所稱道的作品之一。1976年自組白氏電影公司。1984年執導《金大班的最後一夜》,在三位編劇及女主角姚煒精湛的演技和白景瑞的導演之下,使《金》無論在編導及演員方面都有不錯的表現。1988年擔任第二十五屆金馬獎工作委員秘書長,改革許多制度。1995年二度擔任金馬獎執委會秘書長。1997年在金馬獎頒獎前於凱悅飯店中因心肌梗塞而辭世。

白景瑞的作品橫跨六0、七0、八0年代,經歷過健康寫實、文藝愛情電影與文學改編電影的風潮。其作品在寫實風格、喜劇片的結構技巧、攝影等方面,為台灣電影帶入新的影像經驗。在寫實風格方面,將電影中的場景大量拉至戶外,就實景來攝製,在對自然光的採用、捕捉、應用上,與白景瑞長期合作的攝影師林贊庭則功不可沒。在喜劇片方面,導演《新娘與我》(1969)、《今天不回家》(1969)、《家在臺北》(1970),突破臺灣電影傳統的敘事手法,並採用分割畫面等技巧,使人有耳目一新之感。而在白景瑞的從影生涯當中也拍過一些政宣片如《還我河山》(1966)、《皇天后土》(1980)、《日內瓦的黃昏》(1986)等,其中《還》、《皇》在票房上都很賣座,但到1980年代末期,一些公營片廠拍出如《823炮戰》、《日內瓦的黃昏》等片,市場反映冷淡,宣告政宣電影的結束。在此之前白景瑞也曾因政策與國情的問題修改原先對於影片的構想,《寂寞的十七歲》便是如此,造成原本可以有更銳利的表現,卻在政策的原因之下,使其光彩銳減。

物件類別
人物
其他內容描述
類型: 
類型: 
類型: 
類型: 
類型: 
參展紀錄: 

1968/第6屆金馬獎/最佳導演《寂寞十七歲》

參展紀錄: 

1968/第13屆亞洲影展/青少年問題片最有貢獻獎、菲律賓狄倫夫人紀念獎《寂寞十七歲》

參展紀錄: 

1969/第7屆金馬獎/優等劇情片、最佳導演《新娘與我》

參展紀錄: 

1970/第8屆金馬獎/最佳影片《家在台北》

參展紀錄: 

1970/中國文藝協會第十一屆文藝獎章/電影導演獎《家在台北》

參展紀錄: 

1977/第14屆金馬獎/優等劇情片《人在天涯》

參展紀錄: 

1977/國際天主教電影電視協會中國分會金炬獎《人在天涯》

參展紀錄: 

1977/第14屆金馬獎/優等劇情片、最具時代意義特別獎《皇天后土》

參展紀錄: 

1983/第20屆金馬獎/最佳美術設計、最佳剪輯《大輪迴》

參展紀錄: 

1984/第21屆金馬獎/最佳服裝設計、最佳電影插曲《金大班的最後一夜》

參展紀錄: 

1998/中華民國電影導演協會/終身成就紀念獎

參展紀錄: 

1999/第36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紀念獎

人物關係: 

白沛霖(雲生)[父親]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創建時間
生卒時間: 
1931.06.10~1997.12
創建地點
出生地點: 
中國 遼寧省 營口市
地圖上標記點由機器自動判定產生,僅供參考。
識別碼
OM_TFI_202301_person_000080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