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4667個藏品
《陳三五娘》印刷海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台北之夜》戲院上映盛況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薛平貴與王寶釧》工作人員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55年8月20日,導演何基明以自有的 35mm 100 呎 Eyemo 攝影機開拍《薛平貴與王寶釧》,該機只有一個鏡頭,一次只能拍攝30秒。遇到大場面變得向中影台中廠租借 400 呎 Eyemo 攝影機,該機附有三個鏡頭,可連續拍攝四分多鐘。
六才子西廂記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首部16㎜台語電影。
※於台北市萬華大觀戲院首映(《台灣有影》台語片影展),另一說在台北「萬華」戲院、「永樂」戲院上映,僅僅三天就匆匆下片(《陳澄三與拱樂社:台灣戲劇史的一個研究個案》參考自施如芳碩士論文《歌仔戲電影研究》)。
1943年舞台劇《阿里山》演出一景
林嘉義
《阿里山》共分三幕五場,講述講吳鳳殺身成仁的故事。
由林摶秋擔任導演、簡國賢編劇、呂泉生配樂。1943年1月17日由厚生演劇研究會在桃園首演,2月12日於台北公會堂(即台北中山堂)公演。
1943年舞台劇《阿里山》演出一景
林嘉義
《阿里山》共分三幕五場,講述講吳鳳殺身成仁的故事。
由林摶秋擔任導演、簡國賢編劇、呂泉生配樂。1943年1月17日由厚生演劇研究會在桃園首演,2月12日於台北公會堂(即台北中山堂)公演。
1943年舞台劇《阿里山》演出一景
林嘉義
《阿里山》共分三幕五場,講述講吳鳳殺身成仁的故事。
由林摶秋擔任導演、簡國賢編劇、呂泉生配樂。1943年1月17日由厚生演劇研究會在桃園首演,2月12日於台北公會堂(即台北中山堂)公演。
1943年舞台劇《阿里山》合影
林嘉義
《阿里山》共分三幕五場,講述講吳鳳殺身成仁的故事。
由林摶秋擔任導演、簡國賢編劇、呂泉生配樂。1943年1月17日由厚生演劇研究會在桃園首演,2月12日於台北公會堂(即台北中山堂)公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