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75個藏品
朱洪武
朱洪武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歌仔戲《臭頭洪武君》改編。大台北地區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永樂:1957/8/10-1957/8/16。 愛國:1957/8/15-1957/8/19。 明星:1957/8/20-1957/8/22。 金山:1957/8/20-1957/8/21。
台南霧夜大奇案
台南霧夜大奇案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台南丸三運送店血案改編(※海報宣傳文字) ※《台灣送檢影片暨短片片目》收錄片名為《台南霧夜大血案》。 ※《聯合報》及《民聲日報》戲院上映廣告片名為《台南霧夜大奇案》,但相關報導使用片名為《台南霧夜大血案》。 ※機關檔案目錄查詢網《臺南霧夜大奇案》相關送檢紀錄。
港都夜雨
港都夜雨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大台北地區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永樂:1957/12/25-1957/12/31。 愛國:1957/12/25-1957/12/31。 成功:1957/12/25-1957/12/31。 三重(現三重區):1958/1/9-1958/1/13。
第一特獎
第一特獎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大台北地區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中央:1959/3/27-1959/4/1。 建國(原三重戲院):1960/1/10-1960/1/12。
送君心綿綿
送君心綿綿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陳一明廣播劇改編。 ※根據1967年7月6日《經濟日報》報導,台聯影業的賴國材日前到香港,將多部台語片的拷貝賣到新加坡、馬來西亞和越南,其中包含《送君心綿綿》。這些台語片將在香港加配成國語。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台中南台戲院:1965/9/25(※民聲日報)
何日君再來
何日君再來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5/11/19民聲日報第八版影藝沙龍:聯合國影業公司創業片「何日君再來」成績不弱,題材脫俗,劇情哀艷。文中提及本片為「國台語雙聲帶」的濶銀幕愛情文藝悲喜片。 ※1965年大台北地區首輪放映只有國語版。 ※台語版遲至1967/2/4在台北上映。
浪子回頭
浪子回頭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5/5/8民聲日報第八版報導〈中光拍「浪子回頭」,定今隆重開鏡〉 ※1965/5/12民聲日報第八版報導〈中光浪子回頭開拍〉 ※1965/6/19民聲日報第八版報導〈中光新片浪子回頭劇情曲折離奇,業已全部殺靑〉,有劇照兩幅。
採茶姑娘
採茶姑娘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5/1/3民聲日報第三版日月潭外景報導,有照片。 ※1965/1/7民聲日報第六版殺青報導。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嘉義羅山戲院:1965/2/8(※民聲日報) 嘉義國際戲院:1965/2/8(※民聲日報)
再見阿伯
再見阿伯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目前尚未查到台北上映紀錄。民聲日報最早的放映紀錄為台中新舞台、南台戲院。 ※1965/11/10民聲日報第八版開鏡報導〈春之雷第二部片,再見阿伯業已開鏡〉。 ※1965/11/22民聲日報第八版殺青報導〈春之雷新片『再見阿伯』近殺青〉。
愁風淚雨
愁風淚雨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廣播劇《二粒珍珠》改編(民聲日報)。 ※1965/12/5民聲日報第八版殺青報導〈愁風淚雨,全部殺青,近日中將推出〉。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台中樂舞台戲院:1966/5/3(※民聲日報) 大光明:1966/3/15-1966/3/18
開張大吉
開張大吉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8/18民聲日報第八版報導〈白蘭開張大吉,自組公司製片〉。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台南中華戲院:1966/10/15(※民聲日報) 台中南台戲院:1966/12/9-1966/12/11(※民聲日報)
恩重如山
恩重如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4/10/14台中民聲日報第二版報導〈教育影片,恩重如山,定16日試映,歡迎學童觀覽〉。(※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數位典藏服務網)
自君別後
自君別後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魂斷藍橋》改編。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台中五洲戲院〔台語版〕:1965/4/21(※民聲日報) 台中森玉戲院〔國語版〕:1965/4/21(※民聲日報) 新世界〔國語〕:1965/5/28-1965/6/1 寶宮〔國語〕:1965/5/28-1965/6/1
間諜紅玫瑰
間諜紅玫瑰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台語片| ※根據1967年7月6日《經濟日報》報導,台聯影業的賴國材日前到香港,將多部台語片的拷貝賣到新加坡、馬來西亞和越南,其中包含《間諜紅玫瑰》。這些台語片將在香港加配成國語。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可愛的人
可愛的人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根據林福地導演口述,《可愛的人》改編自阿Q之弟(本名徐坤泉)於1935年在 《台灣新民報》連載的《可愛的仇人》。因電影檢查因素,將片名《可愛的仇人》更改為《可愛的人》。
玉觀音
玉觀音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本片改編自姚一葦以宋代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改寫的同名劇作。影片描述北宋韓郡王之女秀秀與有雕刻藝術天才的表哥崔寧在戀愛和結婚過程中所發生的坎坷遭遇。李行又一次塑造一個藝術家形象,並採用了甫自美國學成的陳耀圻飾演崔寧。
白日之銀翼
白日之銀翼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台灣、日本合作。 ※日本片名《カミカゼ野郎 真昼の決斗》。又名:陸海空大決鬥、銀翼大決鬥。 ※日本首映:1966/6/4(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台灣電影百年史話》將《陸海空大決鬥》納入台語片片目,《台灣送檢影片暨短片片目》收錄《銀翼大決鬥》語言別標示為國語。
恩愛小夫妻
恩愛小夫妻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中華民國電影上映總目》(p121)附註為廈語片。 ※在香港以廈語拍攝。1959/6/17在新加坡上映,上映片名為《查某愛吃醋》。(資料來源:香港電影資料館)
想伊等八年
想伊等八年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出品公司、發行公司及工作人員主要參考《台灣送檢影片暨短片片目》與《台灣電影百年史話》。
慈母淚 虎姑婆之子
慈母淚 虎姑婆之子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大台北地區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大光明:1958/10/9-1958/10/21。 大觀:1958/10/9-1958/10/21。 建國(原三重戲院):1958/10/24-1958/10/29。
劉備招親
劉備招親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機關檔案目錄查詢網查有相關片名送檢紀錄。
浪人與女學生
浪人與女學生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舞台劇《浪人與學者》改編(聯合報廣告)。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台中樂舞台戲院:1965/5/22(※民聲日報) 大光明:1965/6/23-1965/6/28 大觀:1965/6/23-1965/6/28 建國(原三重戲院):1965/6/23-1965/6/28
按摩女
按摩女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大台北地區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大光明:1958/12/30-1959/1/6。 大觀:1958/12/30-1959/1/5。 明星:1959/1/6。 建國(原三重戲院):1959/3/12-1959/3/15。 建國(原三重戲院):1959/12/18。
寶島姑娘
寶島姑娘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大台北地區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中央:1958/12/19-1958/12/27。 愛國:1958/12/19-1958/12/26。 大同:1958/12/29-1958/12/30。 天南(現三重區):1959/1/5-1959/1/9。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