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6344個藏品
《喜怒哀樂》媒體採訪合影
《喜怒哀樂》媒體採訪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左起:白景瑞、胡金銓、李行、李翰祥。 為紓解李翰祥的國聯影業財務危機,四大導演合拍《喜怒哀樂》,1969年5月7日於開鏡前舉行記者會。
導演聚會合影(1966)
導演聚會合影(1966)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右起:宋存壽、李嘉、楊世慶、朱牧、楊甦、李行、白景瑞、胡金銓、張曾澤、郭南宏、潘壘。
《路》摺頁傳單
《路》摺頁傳單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由李行執導、講述父子關係的《路》,1967年12月上映時所印製的摺頁宣傳單。
三伯英台
三伯英台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彩色片。 ※全片以日本富士彩色底片拍攝(※資料來源:攝影師賴成英口述)。 【劇情大綱】
(第11屆)亞洲影展頒獎
(第11屆)亞洲影展頒獎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第11屆亞洲影展活動「中國之夜」於民國53年(1964)6月17晚上在中華體育館舉行。復興劇校的學生們以平劇「搖錢樹」揭開活動序幕,接著中國歷代婦女服裝表演,由方盈飾妲己,于倩飾楊貴妃,張美瑤飾珍妃,國聯四鳳穿晚清民間服裝,唐寶雲飾小鳳仙,莫愁穿民初服。
大都影業公司門前合影
大都影業公司門前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陳棟(左2)、洪慶雲(右2)、廖繼燿(右1)與工作人員在大都影業招牌下合影。
《風鈴.風鈴》現場工作照
《風鈴.風鈴》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工作人員合影。 左8起:導演李行、製片陳汝霖、林鳳嬌(前)、秦漢(後)、江明、曹健、服裝舒蘭英、崔福生、攝影指導陳坤厚。 聯合影業公司出品,瓊瑤原著,張永祥編劇,李行執導的《風鈴.風鈴》,1977年7月在台上映,這也是三人合作的最後一部作品。
《聖保羅砲艇》來台外景工作照
《聖保羅砲艇》來台外景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5年10月 - 1966年2月,美國導演勞勃懷斯(Robert Wise)帶領《聖保羅砲艇》(The Sand Pebbles)團隊來台拍攝外景。
(第15屆)我國影展代表團啟程赴港
(第15屆)我國影展代表團啟程赴港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8年(1969)5月7日,我國參加第15屆亞洲影展的代表團部分成員搭機前往香港,參加由香港影劇業自由總會主辦的國語電影欣賞週活動。
中華民國參加(第5屆)亞洲影展代表團載譽歸來
中華民國參加(第5屆)亞洲影展代表團載譽歸來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47年(1958)4月29日,獲得第5屆亞洲影展最佳童星特別獎的張小燕,和我國參加影展的代表團長龍芳,自菲律賓載譽歸來。張小燕的母親也同機返台,他們在機場受到熱烈的歡迎,中央電影公司等穆虹等人自港返台後,舉行盛會以慶祝張小燕的獲獎,並慰勞全體代表團員。
第十二屆亞洲影展
第十二屆亞洲影展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4年(1965)5月9日,第12屆亞洲影展代表團成員楊樵、蕭則久、胡成鼎、王莫愁、何琍琍、唐寶雲、焦姣等,在團長龔弘的帶領下搭機飛往日本大阪。抵達後換乘火車前往京都,參加亞洲電影大會揭幕典禮。
(第19屆)亞展代表團載譽歸國
(第19屆)亞展代表團載譽歸國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62年(1973)5月26日,中華民國代表團參加第19屆亞洲影展戴譽歸國,受到文化界熱烈歡迎,代表團團長梅長齡與全體團員在機場舉行記者會。
(第14屆)我國亞洲影展代表團載譽返國
(第14屆)我國亞洲影展代表團載譽返國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6年(1967)10月5日,參加第14屆亞洲影展的我國代表團一行,由團長中央電影公司總經理龔弘率領自東京返抵台北松山機場。代表團的成員包括導演李行、影星武家麒、李湘、張琦玉、艾黎、葛蕾以及觀察員等。代表團在機場舉行記者會,報告出席影展經過。
(第16屆)亞洲影展代表團載譽歸國
(第16屆)亞洲影展代表團載譽歸國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9年(1970)6月22日,松山機場擠滿電影界人士和記者,迎接自印尼雅加達返國的第16屆亞洲影展代表團。下機後隨即在機場貴賓室舉行記者招待會,台北市文化局局長王洪鈞致詞,亞洲影展代表團團長李曼瑰說明參加影展經過。影星夏台鳳、歸亞蕾、陳佩伶、孫嘉琳、紫茵、林苓等人在當地相當受歡迎。
(第11屆)亞洲影展悲劇陸運濤等罹難專輯
(第11屆)亞洲影展悲劇陸運濤等罹難專輯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本輯新聞為豐原(神岡)空難特輯,包含空難現場、運送遺體、公祭等新聞。
第十一屆亞洲影展揭幕
第十一屆亞洲影展揭幕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第11屆亞洲影展專輯。本專輯包含3個單元。
《萬里長城》工作照
《萬里長城》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57年11月,義大利國際影片公司製片兼導演倫祖.麥路西(Renzo Merusi)來台,與台北永昌影業公司合作拍《萬里長城》(後改名《上海最後列車》、《黃河的啟示》,Apocalisse sul fiume giallo)彩色寬銀幕劇情片。
中華民國五十二年優良國語影片展覽
中華民國五十二年優良國語影片展覽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2年10月30日,影星凌波旋風訪台50小時。
1989年金馬國際觀摩影展票券存根
1989年金馬國際觀摩影展票券存根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89年,也是最後一次由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附設電影圖書館(國家影視聽中心前身)主辦金馬國際觀摩影展,在台北戲院放映。 這是金馬影展首次舉辦「台語片影展」專題,共放映《兩相好》(1962)、《地獄新娘》(1965)、《雨中花》(1968)三部台語片。 門票80元。
樂聲戲院開幕
樂聲戲院開幕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3年8月2日,樂聲戲院於台北市西門町(今台北市萬華區武昌街二段85號)正式開幕,國聯公司女星江青、汪玲、紐方雨、甄珍、李登惠進行剪綵儀式,台北市市長高玉樹主持揭幕。樂聲戲院有1,680個座位,為目前本省最大的戲院,開幕當天放映米高梅出品的《西部開拓史》。
國聲大戲院揭幕
國聲大戲院揭幕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5年7月28日下午3點半,由麗聲影業公司新建的「國聲大戲院」在台北市寧夏西路舉行開幕典禮。戲院外擺滿了花圈,入場觀眾將戲院擠得水洩不通。開幕典禮由立法院院長黃國書主持,寶島玉女張美瑤前來剪綵。典禮之後,戲院放映由美國環球公司所出品的間諜片 《美國國家安全局》(Blindfold)。
龍芳在台製辦公室留影
龍芳在台製辦公室留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龍芳(1914-1964)於1955年出任台灣省電影製片廠(簡稱台製廠)廠長,任內於辦公室留影。
《七仙女》工作照
《七仙女》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女主角江青飾演七妹,倒在地上的是容蓉(即錢蓉蓉)飾演的董永。 國聯創業作《七仙女》由李翰祥導演編劇,江青主演,1963年12月19日在台北上映。
《七仙女》工作照
《七仙女》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右側為女主角江青飾演七妹,容蓉(即錢蓉蓉)飾演董永。 國聯創業作《七仙女》由李翰祥導演編劇,江青主演,1963年12月19日在台北上映。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