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412個藏品
情人的眼淚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陳一明的廣播劇《娘在何處》改編。大台北地區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萬華:1964/4/10-1964/4/13。
三重:1964/4/10-1964/4/13。
金山:1964/4/10-1964/4/11。
大同:1964/4/10-1964/4/12。
意難忘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大台北地區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大光明:1964/7/28-1964/8/3。
大觀:1964/7/28-1964/8/3。
建國(原三重戲院):1964/7/28-1964/8/3。
復興:1964/8/9-1964/8/10。
愛河別君三年後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大台北地區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萬華:1964/5/7-1964/5/12。
大同:1964/5/7-1964/5/10。
三重:1964/5/7-1964/5/10。
松都:1964/5/10。
新荒城之月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大台北地區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萬華:1964/9/26- 1964/9/27。
大同:1964/9/26- 1964/9/27。
三重(現三重區):1964/10/1-1964/10/2。
天閣(現三重區):1964/10/2-1964/10/5。
再見台北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文夏流浪記》系列
※出品公司、發行公司以及工作人員主要參考《台灣送檢影片暨短片片目》與《台灣電影百年史話》(黃仁、王唯,2013)。
※機關檔案目錄查詢網查有相關片名送檢紀錄。
獨眼貓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根據1967年7月6日《經濟日報》報導,台聯影業的賴國材日前到香港,將多部台語片的拷貝賣到新加坡、馬來西亞和越南,其中包含《獨眼貓》。這些台語片將在香港加配成國語。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大光明:1967/4/14-1967/4/17
蚵女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這是中影第一部自力拍攝的彩色電影,當年首映票房打破中影歷年紀錄,同年,得到亞洲影展最佳影片。龔弘製片,李嘉與李行聯合執導,華慧英彩色攝影,標舉出一個時代性的台灣電影典範;不僅為中影「健康寫實」打響旗號,也讓台灣電影從此邁入一個新的階段,並向國際展現台灣的文化新形象。
孤女的願望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1/4/9聯合報第六版報導,由張英執導的 《孤女的願望》於4月7日在北投的中製廠開拍,因車禍腿傷未癒,張英拄著拐杖在場指揮,張曾澤擔任副導演。主要演員有何玉華、龍松、矮仔財、戽斗等。
思相枝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根據1971/8/25聯合報第七版報導,劉林,原名劉明郎,以藝名「劉明」參與林福地執導的第一部台語片成名作 《思相枝》演出,和游娟、易原、陽明等合演。之後他入伍服役,暫別影壇。
可愛的人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根據林福地導演口述,《可愛的人》改編自阿Q之弟(本名徐坤泉)於1935年在 《台灣新民報》連載的《可愛的仇人》。因電影檢查因素,將片名《可愛的仇人》更改為《可愛的人》。
養鴨人家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小月自幼與養鴨能手的養父過著儉樸而幸福的生活,卻面臨跟著歌仔戲團賴活的親生哥哥朝富以一封遺書威脅養父,企圖將她帶走,以便讓他順利自組劇團;小月不願養父為她賣掉鴨子而悲傷地跟著朝富夫妻離去,而養父未免小月受苦,變賣鴨子,連夜拿著錢趕來,他的作法出乎朝富的意料,讓事態有了轉機…編劇張永祥單傳簡潔故事架構
龍眼粥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本片是台灣第一部運用「中間數位特效」方式完成的影片。改編自著名作家柏楊的短篇愛情小說,故事講述一段前世今生的淒美愛情:出在南洋、從小移民美國的陳世民,在毫無設防的心理狀態下觸及前世姻緣。每到月圓之夜,夢中便有龍眼粥飄香,那是前世愛妻的召喚。這也是李行再為新人導演擔任監製之作。
早安台北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三個在現實與理想的衝撞中歷練,而有情感糾葛的年輕男女,一夕之間,因一場車禍而有了生命的重大轉變——小野的電影故事大綱與侯孝賢的編劇,讓李行突破了舊有的電影風格,完成一幅洋溢著青春悲喜的城市風情畫。
浪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這部李行的瓊瑤電影描述了越戰方酣,西方嬉皮的生活方式蔓延至台灣的那一個世代:一名甫離婚的女畫家,帶著她的姪女,闖入了畫商的家庭,將這個封閉又保守的中產階級人家,掀起了驚濤拍岸的青春浪花,也因此為畫商的一雙兒女注入追尋自由以及向社會規範挑戰的勇氣。
母與女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本片表現出兩代思想的代溝,展現當年的社會百態。甄珍飾演的叛逆少女有不少直率演出。李湘飾演甄珍的母親,原是風塵女郎,丈夫入獄後,她決心把女兒培養成高尚淑女,整天努力掙錢給女兒物質上享受,但女兒最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母愛。而且她對母親更是講一套做一套,喝酒、吸煙,又與有婦之夫相戀,母女間形成不可化解的對立。
彩雲飛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劇情簡介】
從香港來台灣唸書的孟雲樓,借住在父親孟振寰的老同學楊子明的家裡。楊伯伯夫妻倆熱情招待,讓雲樓感到格外親切,但卻始終沒見到他們的獨生女涵妮。楊伯母甚至還將雲樓準備送給涵妮的禮物,直接轉送給涵妮的表姊周翠薇。
海韻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本片描述一個離開整天賭博的丈夫而改嫁的女人,因再遇小叔後又面臨前夫的感情糾葛——本片由台港演員蕭芳芳、秦漢、胡燕妮及柯俊雄擔綱演出。同名主題曲〈海韻〉由鄧麗君演唱,至今仍不斷被傳唱。
玉卿嫂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同名著名小說是一部觀照女性的悲情作品,也是白先勇的代表作之一,在全球華人中有著廣泛的影響,這一作品的改編也受到海內外廣泛關注。李行以其獨到的眼光與專業的精神,為新導演的作品擔任監製重責,成績斐然,「張毅—楊惠姍」的組合更為台灣新電影接連寫下重要的篇章。
小城故事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本片雖由當時當紅的俊男美女擔綱演出,但是林鳳嬌所詮釋的啞女及鍾鎮濤理了平頭而從偶像樂團形象脫胎換骨的轉變,展現的卻不是愛情文藝片中偶像明星的魅力,而是穿著樸實、民風淳樸的小成風情。李行導演藉由小城居民的思想態度,面對現代化工業起步的衝擊,展現台灣人安貧樂道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