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235個藏品
洪深電影作品回顧展(李行)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李行導演於活動櫥窗前留影。
中國話劇導演第一人洪深的女兒洪鈐為父親寫的書《中國話劇電影先驅洪深歷世編年紀》在台灣出版,於國家電影資料館(即今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舉辦座談會與作品回顧展。
洪深電影作品回顧展 ——紀念中國話劇電影先驅洪深先生118歲冥誕
◎座談會
陳榮樹捐贈工作照《諸葛四郎與真平》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背面手寫註記:諸葛四郎與真平、1961.12、導演:邵羅輝、攝影:陳榮樹、于台南孔子廟。照片有護貝。
※從年代、導演及諸葛四郎的故事推估,研判應為《雙雄大鬥雙假面》的工作照。
陳榮樹捐贈工作照《諸葛四郎與真平》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背面手寫註記:攝於后里 1961.1、諸葛四郎與真平、 導演:紹羅輝(正確應是邵羅輝)、攝影:陳榮樹(22歲時)。照片有護貝。
※從年代、導演及諸葛四郎的故事推估,研判應為《雙雄大鬥雙假面》的工作照。
1991年「正宗露天台語片影展」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91年國家電影資料館(今國家電影中心)舉辦「正宗露天台語片影展」戶外放映活動,於迪化街城隍廟口放映《三鳳震武林》的情景。
8月20日19:30《地獄新娘》 台北新公園音樂台(今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
8月21日19:30《兩相好》 台灣大學正門口
《惡夢初醒》開鏡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中國電影製片廠(中製廠)與農業教育電影公司(農教)合拍《惡夢初醒》,於1950年11月14日在農教台中製片廠開鏡,由董事長蔣經國主持(第二排中間坐者)。
前排:農教廠長胡福源(左1)、農教總經理戴安國(左3)、攝影師王士珍(左5)、演員藍天虹(左6)、華慧英(右1)。
《風塵劫》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左起為導演宗由、女主角戴綺霞、攝影師華慧英。
《風塵劫》由戴綺霞、唐菁主演,宗由執導、王方曙編劇。
該片於1953年7月23日在農業教育電影公司(農教)台中製片廠開拍、11月初拍攝完成。1954年1月上映。
攝影師華慧英操作的是35mm Mitchell Standard攝影機。
《新娘與我》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9年,白景瑞(右)執導《新娘與我》的拍攝現場。
該片於5月30日在台北豪華酒店開拍。
攝影師林贊庭(左)使用Arriflex IIB攝影機搭配Canon相機55-135mm的變焦鏡頭拍攝。
何非光(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48年,導演何非光在拍攝《花蓮港》拍攝現場,手持備用35mm Eyemo攝影機留影。
上海西北影業公司出品的《花蓮港》當時來台在台中霧社、台東等地拍攝外景長達2個月,可說是在台灣攝製的第一部國語影片。
《寂寞的十七歲》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7年,攝影師林贊庭拍攝由白景瑞執導的《寂寞的十七歲》時,被綁在汽車引擎蓋上,手持攝影機拍攝演員開車的鏡頭。
1968年第6屆金馬獎,白景瑞和林贊庭分別以《寂寞的十七歲》榮獲最佳導演及最佳彩色攝影獎。
陳榮樹捐贈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左為陳淑芳。
研判應為1959年出品,由孫俠、蔡萬枝執導的台語片《結婚五年後》。陳榮樹,與父親陳忠義、三叔陳忠信均是台語電影界著名的攝影師。之後與林福地導演合作,成為當時國聯重要的攝影師之一。
陳榮樹捐贈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背面手寫註記:林沖、陳淑芳。
研判應為1959年上映,由孫俠、蔡萬枝執導的台語片《結婚五年後》。陳榮樹,與父親陳忠義、三叔陳忠信均是台語電影界著名的攝影師。之後與林福地導演合作,成為當時國聯重要的攝影師之一。
陳榮樹捐贈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林沖、陳淑芳。
研判應為1959年上映,由孫俠、蔡萬枝執導的台語片《結婚五年後》。陳榮樹,與父親陳忠義、三叔陳忠信均是台語電影界著名的攝影師。之後與林福地導演合作,成為當時國聯重要的攝影師之一。
陳榮樹捐贈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背面手寫註記:林沖、陳淑芳。
結婚五年後
照片有護貝。陳榮樹,與父親陳忠義、三叔陳忠信均是台語電影界著名的攝影師。之後與林福地導演合作,成為當時國聯重要的攝影師之一。
陳榮樹捐贈工作照《慈元太子復國》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背面手寫註記:慈元太子復國、攝影:陳忠義。
照片有護貝。陳榮樹,與父親陳忠義、三叔陳忠信均是台語電影界著名的攝影師。之後與林福地導演合作,成為當時國聯重要的攝影師之一。
陳榮樹捐贈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左起為:陳淑芳、陳忠信。
左側攝影機為35mm Arriflex 35 ⅡA。
照片有護貝。
陳榮樹,與父親陳忠義、三叔陳忠信均是台語電影界著名的攝影師。之後與林福地導演合作,成為當時國聯重要的攝影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