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94個藏品
台語片《三八親姆怣親家》分場對白本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三八親姆怣親家》分場對白本,台詞以台語發音。
1967年上映,由辛奇執導、陳小皮編劇的台語片《三八新娘戇子婿》。
手刻鋼板油印本。外裝則是與唐羽購藏的「棲蘭劇作集」精裝硬皮。共94頁。
原始封面:永新影業公司出品、三八親姆怣親家、監製:戴傳李、編劇:陳小皮。
《大輪迴》〈第二世〉分場拍攝表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大輪迴》〈第二世〉分場拍攝表,依場次序及出場角色彙整。影印本。
多處紅字塗改,研判應是李行在拍攝現場所做的紀錄。
《大輪迴》為三段式電影,由胡金銓、李行、白景瑞分別執導,李行執導〈第二世〉。
本片於1983年2月8日在台灣省電影製片廠的攝影棚開鏡,由省主席李登輝主持,9月17日上映。
《大輪迴》〈第二世〉分場拍攝總表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大輪迴》〈第二世〉分場拍攝總表,影印本。
依場景,分場次及出場角色彙整。
《大輪迴》為三段式電影,由胡金銓、李行、白景瑞分別執導,李行執導〈第二世〉。
本片於1983年2月8日在台灣省電影製片廠的攝影棚開鏡,由省主席李登輝主持,9月17日上映。
《大輪迴》〈第二世〉拍攝小表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大輪迴二世”拍攝小表,裁剪黏貼於筆記本上。
《大輪迴》為三段式電影,由胡金銓、李行、白景瑞分別執導,李行執導〈第二世〉。
本片於1983年2月8日在台灣省電影製片廠的攝影棚開鏡,由省主席李登輝主持,9月17日上映。
《玉觀音》攝製簡表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戲中楚州崔寓的攝製總表,以鋼板刻寫油印。
多處紅字塗改,研判應是李行在拍攝現場所做的紀錄。
1969年7月上映,由李行執導中央電影公司電影《玉觀音》,改編劇作家姚一葦舞台劇作《碾玉觀音》。
《小城故事》分場拍攝總表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78年9月22日繪製《小城故事》分場拍攝總表。共2份。
一份剪貼於「”小城故事”分場拍攝總表」記事本內,
多處有紅筆修正或塗改,應是拍攝時依據實際狀況所做的調整。
另一份沒有註記,分別是序場~第25場、第26場~第55場、第56場~第72場,共3張。
《秋決》音樂設計構想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李行原始手稿,以港聯影訊便條紙書寫。共1張。
【正面(有港聯影訊標題)】
先哲鑑於春
問(李)蘭生:套底聲片時,聲早底應為「19格半」,但平常我們提早為20-21,此片擬提早為(22)格。
【反面(由右至左,由上而下)】
跳舞之用意:諷刺人生假假真真,音樂內容盼配合。
〈哀〉構思初稿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70年上映,由李行執導《喜怒哀樂》〈哀〉的分場對白,以鋼板刻寫油印裝訂。
封面“喜怒哀樂”影片「歸」對白本,顯見構思當初尚未以〈哀〉命名。
內頁有手寫註記。
國語連續劇《汪洋中的一條船》企劃案故事大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2000年公視播映,由林清介擔任製作人的國語連續劇《汪洋中的一條船》企劃案暨故事大綱。
製作單位:中華民國電影導演協會、龍介影事業有限公司
統籌:李行、林福地
製作人:林清介
原著:鄭豐喜
編劇:林煌坤、張春香
導演群:蔡揚名、陳俊良、李作楠、楊家雲、楊道
《汪洋中的一條船》拍戲工作報告表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汪洋中的一條船》中央電影公司製片廠拍戲工作報告表,複寫本。
1977(民國66)年10月7日至民國67年5月2日之間,共97張。
每張都有導演李行、場記黃玉珊的簽名,以及執行製片明驥、中影廠長喻可象的用印。
《早安台北》拍戲工作報告表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早安台北》大眾(香港)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拍戲工作報告表,複寫本。
1979(民國68)年4月25日至6月19日之間的拍攝現場紀錄,共37張。
每張都有導演李行、場記黃玉珊的簽名。
《浪花》故事大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瓊瑤原始手寫稿。
以粉紅色的瓊瑤稿箋專用稿紙撰寫,共4張。
第1張右下角有「瓊瑤」簽名。
《浪花》由香港馬氏影業公司出品、李行執導,改編自瓊瑤小說,1976年10月在台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