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235個藏品
《愛情十字路》工作照
《愛情十字路》工作照
呂憲光
1957年,台中豐原的地方人士集資聘請呂訴上執導,並租用李書(又名李松峰,1904-2003)的400呎 Eyemo 攝影機拍攝《愛情十字路》。 該片在台中公園及民間豪宅取景,當時用的是木頭製軌道,導演和部份工作人員穿著正式西裝拍片,也許是對拍片工作的慎重,卻也成為當時電影界的流行。
《台北之夜》壽星戲院上映盛況
《台北之夜》壽星戲院上映盛況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2年7月《台北之夜》於高雄壽星戲院上映的盛況。
《舊情綿綿》劇照
《舊情綿綿》劇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洪一峰、白蓉及戴佩珊。
《流浪三兄妹》劇照
《流浪三兄妹》劇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左起為小秀哖(許秀年)、戴佩珊、肉員(簡春美)。 1963年上映、邵羅輝導演、陳守敬編劇的台語片。
《流浪三兄妹》電影院看板
《流浪三兄妹》電影院看板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3年上映、邵羅輝導演、陳守敬編劇的台語片《流浪三兄妹》電影院看板
金玫(獲獎)
金玫(獲獎)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5年6月22日,由《台灣日報》主辦的「民國54 年度國產台語影片展覽會頒獎典禮暨影星大會」在台北市中華體育館舉行。金玫獲選寶島獎十大女明星。
《養鴨人家》現場工作照
《養鴨人家》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李行於外景拍攝地。 《養鴨人家》由李行執導、張永祥編劇。1964年5月起在中南部拍攝外景,之後12月公開上映。
《蚵女》現場工作照
《蚵女》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蚵女》在外景地拍攝時,李行導演(右1)與工作人員就地用餐。大家都戴著中影《蚵女》的專屬工作帽。 中影第一部自力拍攝的彩色電影《蚵女》,由李嘉、李行聯合指導。 1963年10月12日在新北市的瑞濱海水浴場開鏡,10月23日在鹿港海邊拍攝蚵車賦歸的大場面。1964年2月上映。
《王哥柳哥遊台灣》劇照
《王哥柳哥遊台灣》劇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飾演算命仙的戽斗、飾演柳哥的矮仔財(張福財)、飾演王哥的李冠章。 由李行、張方霞、田豐聯合執導台語片《王哥柳哥遊台灣》於1959年農曆新年上映,轟動一時。
《王哥柳哥遊台灣》演職員合影
《王哥柳哥遊台灣》演職員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58年,台聯出品台語喜劇電影《王哥柳哥遊台灣》演職員在圓通寺前合影。 左起:田豐(導演)、張方霞(導演)、矮仔財(飾柳哥)、李冠章(飾王哥)、陳忠義(燈光)、陳忠信(攝影)、李行(導演)。
《王哥柳哥遊台灣》劇照
《王哥柳哥遊台灣》劇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飾演柳哥的矮仔財(張福財)、飾演王哥的李冠章。 由李行、張方霞、田豐聯合執導台語片《王哥柳哥遊台灣》於1959年農曆新年上映,轟動一時。
《王哥柳哥遊台灣》劇照
《王哥柳哥遊台灣》劇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飾演王哥的李冠章、飾演柳哥的矮仔財(張福財)。 由李行、張方霞、田豐聯合執導台語片《王哥柳哥遊台灣》於1959年農曆新年上映,轟動一時。
《兩相好》劇照
《兩相好》劇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右起為穆虹、王滿嬌、金石。 1962年上映,由李行執導,亦是李行導演自組「自立電影公司」的創業作。
洪深電影作品回顧展(洪鈐、李行)
洪深電影作品回顧展(洪鈐、李行)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李行導演、洪深的女兒洪鈐(左)於活動櫥窗前留影。 中國話劇導演第一人洪深的女兒洪鈐為父親寫的書《中國話劇電影先驅洪深歷世編年紀》在台灣出版,於國家電影資料館(即今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舉辦座談會與作品回顧展。 洪深電影作品回顧展 ——紀念中國話劇電影先驅洪深先生118歲冥誕
聯邦六十國聯五十暨影人歡迎晚宴(李行、郭南宏、張永祥)
聯邦六十國聯五十暨影人歡迎晚宴(李行、郭南宏、張永祥)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左起:李行、郭南宏、張永祥。 2013年金馬五十週年之際,國家電影資料館(即今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特地舉辦「聯邦六十國聯五十 暨影人歡迎晚宴」,讓散居國內外多年不見的許多資深影人們相聚交流。 時間:2013年11月24日 地點:喜來登飯店17樓(請客樓包廂-億瑞廳)
聯邦六十國聯五十暨影人歡迎晚宴(江青、李行)
聯邦六十國聯五十暨影人歡迎晚宴(江青、李行)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左起:江青、李行。 2013年金馬五十週年之際,國家電影資料館(即今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特地舉辦「聯邦六十國聯五十 暨影人歡迎晚宴」,讓散居國內外多年不見的許多資深影人們相聚交流。 時間:2013年11月24日 地點:喜來登飯店17樓(請客樓包廂-億瑞廳)
國家電影資料館30週年館慶活動(辛奇)
國家電影資料館30週年館慶活動(辛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辛奇導演於活動開幕致詞。
國際數位修復影展暨國際研討會(影人合影)
國際數位修復影展暨國際研討會(影人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與會嘉賓合影,左起:林鴻鐘、劉引商、ー、李行、崔小萍、劉華、石雋。
國際數位修復影展暨國際研討會(李行、崔小萍)
國際數位修復影展暨國際研討會(李行、崔小萍)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李行(左)、崔小萍於開幕當日合影留念。
國際數位修復影展暨國際研討會(李行)
國際數位修復影展暨國際研討會(李行)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李行導演於開幕當日在活動海報簽名留念。
洪深電影作品回顧展(李行)
洪深電影作品回顧展(李行)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李行導演於活動櫥窗前留影。 中國話劇導演第一人洪深的女兒洪鈐為父親寫的書《中國話劇電影先驅洪深歷世編年紀》在台灣出版,於國家電影資料館(即今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舉辦座談會與作品回顧展。 洪深電影作品回顧展 ——紀念中國話劇電影先驅洪深先生118歲冥誕 ◎座談會
何非光(工作照)
何非光(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48年,導演何非光在拍攝《花蓮港》拍攝現場,手持備用35mm Eyemo攝影機留影。 上海西北影業公司出品的《花蓮港》當時來台在台中霧社、台東等地拍攝外景長達2個月,可說是在台灣攝製的第一部國語影片。
《寂寞的十七歲》工作照
《寂寞的十七歲》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7年,攝影師林贊庭拍攝由白景瑞執導的《寂寞的十七歲》時,被綁在汽車引擎蓋上,手持攝影機拍攝演員開車的鏡頭。 1968年第6屆金馬獎,白景瑞和林贊庭分別以《寂寞的十七歲》榮獲最佳導演及最佳彩色攝影獎。
陳榮樹捐贈工作照
陳榮樹捐贈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左為陳淑芳。 研判應為1959年出品,由孫俠、蔡萬枝執導的台語片《結婚五年後》。陳榮樹,與父親陳忠義、三叔陳忠信均是台語電影界著名的攝影師。之後與林福地導演合作,成為當時國聯重要的攝影師之一。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