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51個藏品
養鴨人家
養鴨人家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小月自幼與養鴨能手的養父過著儉樸而幸福的生活,卻面臨跟著歌仔戲團賴活的親生哥哥朝富以一封遺書威脅養父,企圖將她帶走,以便讓他順利自組劇團;小月不願養父為她賣掉鴨子而悲傷地跟著朝富夫妻離去,而養父未免小月受苦,變賣鴨子,連夜拿著錢趕來,他的作法出乎朝富的意料,讓事態有了轉機…編劇張永祥單傳簡潔故事架構
碧雲天
碧雲天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難得的一部探討社會問題重於愛情的瓊瑤電影:這個「借腹生子」的故事,發生在一對幸福過日的夫妻身上,妻子憐憫遭受繼母虐待的女學生,而得到夫家允許,帶回家中,但不孕的妻子卻因此面臨接受婆婆提議由女學生為夫家傳宗接代的嚴酷考驗。
林投姐:可恨的人
林投姐:可恨的人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出品公司、發行公司及工作人員主要參考《台灣送檢影片暨短片片目》《可恨的人》。 ※《台灣送檢影片暨短片片目》語言別標示為國語。 ※自立晚報首輪放映上映廣告寫著「國語鉅片」。 ※《可恨的人》與《林投姐:可恨的人》、《可恨的人林招娘》是否為同一部作品,尚待查證。
可憐天下父母心
可憐天下父母心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新竹新新戲院:1964/11/24(※民聲日報) 台中台中戲院〔國語版〕:1964/12/15 台中五洲戲院〔台語版〕:1965/4/6 大光明:1965/5/11-1965/5/13 大觀:1965/5/11-1965/5/13
原鄉人
原鄉人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電影從1940年鍾理和與鍾台妹由高雄港坐船輾轉前往瀋陽開始——兩人相愛,卻因同姓遭家人反對,決定遠走高飛。經過六年貧窮卻幸福的日子,兩人回到台灣。理和以寫作為職志,且身體欠佳,由台妹擔起家計。
《風從那裡來》勘景照
《風從那裡來》勘景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在合歡山(研判是清境農場)勘景與農場主人合影,左起:製片陳汝霖、導演李行、農場主人、編劇張永祥。 受西部片啟發的《風從那裡來》由李行執導、台聯影業有限公司出品,1972年8月在台上映。
《風從那裡來》勘景照
《風從那裡來》勘景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在墾丁勘景與農場場長合影,左起:編劇張永祥、農場場長、導演李行、製片陳汝霖。 受西部片啟發的《風從那裡來》由李行執導、台聯影業有限公司出品,1972年8月在台上映。
《路》勘景照
《路》勘景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工作人員合影,左起:攝影助理張德乾、編劇張永祥、陳坤厚、崔福生、副導演李融之、王戎、羅慧明、攝影指導賴成英、藝術指導鄒志良、導演李行、周旭江、吳鑄、林鴻鐘、孫仲。 講述父子關係的《路》,由李行執導、中影股份有限公司出品,1967年12月在台上映。
《路》勘景照
《路》勘景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工作人員在天祥合影,左起:攝影助理張德乾、王戎、崔福生、導演李行、藝術指導鄒志良、編劇張永祥、劇務楊琪、副導演李融之、陳坤厚。 講述父子關係的《路》,由李行執導、中影股份有限公司出品,1967年12月在台上映。
《路》勘景照
《路》勘景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工作人員在碧綠神木前合影,左起:王戎、藝術指導鄒志良、副導演李融之、編劇張永祥、導演李行、劇務楊琪、陳坤厚、崔福生、攝影助理張德乾、司機。 講述父子關係的《路》,由李行執導、中影股份有限公司出品,1967年12月在台上映。
《路》勘景照
《路》勘景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工作人員與原住民舞者合影,編劇張永祥(左1)、攝影指導賴成英(左2)、導演李行(左4)、劇務楊琪(左6)、副導演李融之(中)、崔福生(右6)、王戎(右5)、藝術指導鄒志良(右3)、陳坤厚(右2)、攝影助理張德乾(右1)。
《路》勘景照
《路》勘景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工作人員與原住民舞者合影,司機(左1)、導演李行(左2)、編劇張永祥(左4)、攝影指導賴成英(左6)、副導演李融之(右7)、王戎(右5)、攝影助理張德乾(右3)、崔福生(右2),陳坤厚(右1,背對鏡頭)手持攝影機拍攝。
《路》勘景照
《路》勘景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工作人員合影,左起:攝影助理張德乾、王戎、編劇張永祥、導演李行、陳坤厚、崔福生、副導演李融之。 講述父子關係的《路》,由李行執導、中影股份有限公司出品,1967年12月在台上映。
《路》勘景照
《路》勘景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司機(左1)、導演李行(左2)、編劇張永祥(左4)、攝影指導賴成英(左6)、副導演李融之(中)、王戎(右6)、陳坤厚(右4)、崔福生(右3)、劇務楊琪(右2)、攝影助理張德乾(右1)與原住民舞者合影。 講述父子關係的《路》,由李行執導、中影股份有限公司出品,1967年12月在台上映。
《路》勘景照
《路》勘景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工作人員在天祥合影,左起:攝影助理張德乾、王戎、崔福生、導演李行(背對鏡頭)、藝術指導鄒志良、編劇張永祥、劇務楊琪、副導演李融之、陳坤厚(背對鏡頭)。 講述父子關係的《路》,由李行執導、中影股份有限公司出品,1967年12月在台上映。
《路》勘景照
《路》勘景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排成一列入鏡,左起:攝影指導賴成英(持小型攝影機拍攝)、攝影助理張德乾、陳坤厚、導演李行、編劇張永祥。 講述父子關係的《路》,由李行執導、中影股份有限公司出品,1967年12月在台上映。
《還我河山》現場合影
《還我河山》現場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左起:策劃胡成鼎(待確認)、導演李行、葛香亭(飾田單)、編劇張永祥、導演李嘉、導演白景瑞。 《還我河山》是集合中影重要的編、導、演,以及技術人員所拍攝的歷史鉅作。1966年10月在台上映。 ※籌拍期間原名《雙城復國記》、《田單復國記》,開拍前更名為《還我河山》。
還我河山
還我河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由李行與李嘉、白景瑞聯合執導的歷史戰爭片,也是白景瑞首部執導作品。 《還我河山》描述戰國時代,齊國的田單運用戰略戰勝燕國,收復山河的史實。該片是集合中影重要的編、導、演,以及技術人員所拍攝的鉅作,其中「火牛陣」是拍攝過程最為艱辛的一場戲。
浪花
浪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這部李行的瓊瑤電影描述了越戰方酣,西方嬉皮的生活方式蔓延至台灣的那一個世代:一名甫離婚的女畫家,帶著她的姪女,闖入了畫商的家庭,將這個封閉又保守的中產階級人家,掀起了驚濤拍岸的青春浪花,也因此為畫商的一雙兒女注入追尋自由以及向社會規範挑戰的勇氣。
心有千千結
心有千千結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這部轟動一時的瓊瑤電影描述一個特別護士與叛逆的富家少爺間的愛情故事,過程轟轟烈烈又充滿波折。本片是秦祥林與李行的第一次合作,也是文藝片「二秦二林」時代的開端。
彩雲飛
彩雲飛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劇情簡介】 從香港來台灣唸書的孟雲樓,借住在父親孟振寰的老同學楊子明的家裡。楊伯伯夫妻倆熱情招待,讓雲樓感到格外親切,但卻始終沒見到他們的獨生女涵妮。楊伯母甚至還將雲樓準備送給涵妮的禮物,直接轉送給涵妮的表姊周翠薇。
海韻
海韻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本片描述一個離開整天賭博的丈夫而改嫁的女人,因再遇小叔後又面臨前夫的感情糾葛——本片由台港演員蕭芳芳、秦漢、胡燕妮及柯俊雄擔綱演出。同名主題曲〈海韻〉由鄧麗君演唱,至今仍不斷被傳唱。
小城故事
小城故事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本片雖由當時當紅的俊男美女擔綱演出,但是林鳳嬌所詮釋的啞女及鍾鎮濤理了平頭而從偶像樂團形象脫胎換骨的轉變,展現的卻不是愛情文藝片中偶像明星的魅力,而是穿著樸實、民風淳樸的小成風情。李行導演藉由小城居民的思想態度,面對現代化工業起步的衝擊,展現台灣人安貧樂道的性格。
海鷗飛處
海鷗飛處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一名記者一直在不同場合碰上相同面孔但不同身份的謎樣女孩,三人分明是同一個人,但為何身份不同呢?他也因此走入愛情的迷宮之中——《海鷗飛處》挾《彩雲飛》原班人馬餘威,將瓊瑤電影賣埠推向一個高點,當時台灣片商不斷地提高價錢要代理該片的發行權,李行—瓊瑤—張永祥—賴成英的組合,成為當時的賣座保證。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