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4368個藏品
《萬華白骨事件》工作照
《萬華白骨事件》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女主角小雪(左)、男主角康明(右)。 1958年上映,由莊國鈞執導、趙之誠編劇的台語片。影片已佚失。
《女子學校》現場工作照
《女子學校》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導演李美彌(右2戴大帽子者),左3是攝影師陳清渠。此為電影《女子學校》在墾丁拍攝外景。 35mm ARRI 攝影機的底片盒的軟式隔音罩上繡著「CHEN」字樣,研判應是攝影師陳清渠的攝影機。 《女子學校》是1982年上映,由李美彌執導,在屏東女中實景拍攝的國語片。
《女子學校》工作照
《女子學校》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右為恬妞、左為沈雁。劇中恬妞飾演高中女學生廖智婷、沈雁飾演高中女學生楊佳琳,此場景在墾丁拍攝。 《女子學校》是1982年上映,由李美彌執導,在屏東女中實景拍攝的國語片。
《女子學校》工作照
《女子學校》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右為恬妞、左為沈雁。劇中恬妞飾演高中女學生廖智婷、沈雁飾演高中女學生楊佳琳,此場景在墾丁拍攝。 《女子學校》是1982年上映,由李美彌執導,在屏東女中實景拍攝的國語片。
《女子學校》工作照
《女子學校》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右為恬妞、左為沈雁。劇中恬妞飾演高中女學生廖智婷、沈雁飾演高中女學生楊佳琳,此場景在墾丁拍攝。 《女子學校》是1982年上映,由李美彌執導,在屏東女中實景拍攝的國語片。
林鴻鐘(工作照)
林鴻鐘(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70年,攝影師林鴻鐘以35mm Arriflex 35 IIC攝影機拍攝《大情人》(與林贊庭合攝)。
《長風萬里》工作照
《長風萬里》工作照
林文錦
台灣第一部國產新藝綜合體(CinemaScope)劇情片《長風萬里》,以海軍為背景故事,1957年底在高雄左營海軍基地開拍。 中影的技術人員以土方煉鋼的方式,將電影院放映機的新藝綜合體壓縮鏡頭裝在35mm Mitchell NC攝影機進行拍攝。
《長風萬里》工作照
《長風萬里》工作照
林文錦
台灣第一部國產新藝綜合體(CinemaScope)劇情片《長風萬里》,以海軍為背景故事,1957年底在高雄左營海軍基地開拍。 中影的技術人員以土方煉鋼的方式,將電影院放映機的新藝綜合體壓縮鏡頭裝在35mm Mitchell NC攝影機進行拍攝。 軌道推車上坐著攝影師賴成英(右)與助理林文錦。
台灣影人協會成立大會
台灣影人協會成立大會
洪慶雲
2000年9月9日「台語片演藝人員聯誼會」擴大組織為「台灣影人協會」,由辛奇當選首任理事長。 左起:林溪濱(新和興影業公司的老闆),攝影師廖慶松、廖萬文、賴成英、洪慶雲、林贊庭、林鴻鐘。
中華民國電影技術人員研習會
中華民國電影技術人員研習會
林贊庭
攝影師林贊庭曾於1994-1999年擔任中華民國電影攝影協會第三、四屆理事長。 當時曾多次邀請日本及美國的廠商、專家來台與協會攝影師交流。 後排左1著灰色西裝的是林贊庭擔任日文翻譯、左2是日本東京現像所沖印技術員、左3是日本富士彩色膠片技術員,右1是陳棟。
農教練習生合影
農教練習生合影
林文錦
農業教育電影公司(農教)練習生時期,學員們出遊留影。 坐著的5人左起:曾保堂、賴成英、林文錦、洪慶雲、涂秋林。 站著的6人左起:楊思穎、洪瑞庭、林隆淮的弟弟、陳洪民、林隆淮、林贊庭。 未入鏡的拍照者是廖繼燿。
《惡夢初醒》外景工作照
《惡夢初醒》外景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50年,中國電影製片廠(中製廠)、農業教育電影公司(農教)合拍《惡夢初醒》。內景在搭設在農教新蓋的攝影棚,外景則在台中周邊拍攝。 此為台中近郊大肚山上的村莊。
廖萬文(工作照)
廖萬文(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55年8月20日開拍的《薛平貴與王寶釧》,也是台灣首部35㎜台語電影。 攝影師廖萬文於《薛平貴與王寶釧》現場與飾演薛平貴的演員劉梅英合影。 攝影機應是跟中影台中製片廠租借的 400呎 35mm Eyemo。
農教練習生合影
農教練習生合影
林文錦
農業教育電影公司(農教)練習生時期,學員們出遊留影。 前排左起:林贊庭、-、林文錦、涂秋林、賴成英、-、陳洪民、-、洪瑞庭。
農教練習生合影
農教練習生合影
林文錦
農業教育電影公司(農教)練習生時期,學員們出遊留影。 左起為:-、洪慶雲、賴成英、林贊庭、林焜圻、林文錦。
農教練習生合影
農教練習生合影
林文錦
農業教育電影公司(農教)練習生時期,左起:廖繼燿、洪慶雲、林文錦。
農教練習生合影
農教練習生合影
林文錦
農業教育電影公司(農教)練習生時期,陳洪民(左)與林文錦合影。
農教練習生合影
農教練習生合影
林文錦
農業教育電影公司(農教)練習生時期,賴成英(右)與林文錦合影。
王士珍與黃宗霑於美國華納片廠
王士珍與黃宗霑於美國華納片廠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攝影師王士珍(右1)參觀美國華納片廠,右2為黃宗霑。 後方為使用三條黑白片拍攝的特藝彩色攝影機。
王士珍與黃宗霑於美國華納片廠
王士珍與黃宗霑於美國華納片廠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攝影師王士珍(右1)與黃宗霑(左1)於美國華納片廠的攝影棚合影。
王士珍(美國研習工作照)
王士珍(美國研習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攝影師王士珍(右2)在美國好萊塢雷電華電影公司(RKO)研習時,聽取35mm Mitchell Standard攝影機的功能講解。
嚴俊與陳榮樹
嚴俊與陳榮樹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9年,陳榮樹(右)與到彰化鹿港探訪《揚子江風雲》拍攝現場的嚴俊合影。 (資料來源:《台灣電影攝影技術發展概述1945-1970》,2003)
陳榮樹捐贈工作照
陳榮樹捐贈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背面手寫註記:忠信、榮輝、登炎、榮樹、布袋。 握著攝影機的是攝影師陳忠信,攝影機應為陳忠義、陳忠信兄弟自購的35mm Arriflex 35 ⅡA。 照片有護貝。陳榮樹,與父親陳忠義、三叔陳忠信均是台語電影界著名的攝影師。之後與林福地導演合作,成為當時國聯重要的攝影師之一。
陳榮樹捐贈工作照
陳榮樹捐贈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背面手寫註記:布袋。 右2為陳忠信、右3為陳榮樹,攝影機應為陳忠義、陳忠信兄弟自購的35mm Arriflex 35 ⅡA。 照片有護貝。陳榮樹,與父親陳忠義、三叔陳忠信均是台語電影界著名的攝影師。之後與林福地導演合作,成為當時國聯重要的攝影師之一。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