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4927個藏品
賴國材(個人照)
賴國材(個人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賴國材。約民國37-38年留影,上方的招牌為「台影公司 籌備處」。
《地獄新娘》演職員與何應欽將軍合影
《地獄新娘》演職員與何應欽將軍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5年,永新公司投資的台語片《地獄新娘》至淡水高爾夫球場拍攝外景時巧遇何應欽將軍合影。後排右2起:攝影師林贊庭(右2)、導演辛奇、演員歐威、演員金玫、何應欽將軍、攝影助理廖文雄,及場記林錦鶴(左2) 何應欽將軍身旁的兩位童星:戴佩珊(右)、小惠(左)。 前排坐者中間是劇務游太郎。
《惡夢初醒》外景工作照
《惡夢初醒》外景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50年,中國電影製片廠(中製廠)、農業教育電影公司(農教)合拍《惡夢初醒》。內景在搭設在農教新蓋的攝影棚,外景則在台中周邊拍攝。 此為埔里溪邊。
《翡翠寶島》拍攝現場合影
《翡翠寶島》拍攝現場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54年,中央電影公司接受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委託,派員前往宜蘭山地拍攝造林紀錄片《翡翠寶島》。 右2為攝影師方壯猷,右1為燈光師曹小炳,左1為導演趙越。
《惡夢初醒》外景工作照
《惡夢初醒》外景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50年,中國電影製片廠(中製廠)、農業教育電影公司(農教)合拍《惡夢初醒》。內景在搭設在農教新蓋的攝影棚,外景則在台中周邊拍攝。 此為霧峰。
辛奇相關照片
辛奇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辛奇(左1)。拍攝時間不詳,地點應該是台北航空站(今松山機場)。
忠義製片廠(工作照)
忠義製片廠(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台語片第二期高峰(約1960年代),許多攝影師自行購買Arriflex攝影機及燈光器材成立電影技術組來包拍台語片。 其中以陸續添購三台Arriflex IIA的忠義電影製片廠較具規模。 (資料來源:《台灣電影攝影技術發展概述1945-1970》,2003)
邵羅輝相關照片
邵羅輝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90年國家電影資料館(今國家電影中心)台語片小組訪談紀錄照。
李泉溪與何錂明(工作照)
李泉溪與何錂明(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左起:李泉溪、場記陳姿伃、何錂明於《薛平貴與王寶釧》拍片現場合影。 攝影機應是跟中影台中製片廠租借的 400呎 35mm Eyemo。
何基明相關照片
何基明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第一部35毫米台語片《薛平貴與王寶釧》的導演何基明,帶領國家電影資料館(今國家電影中心)台語片小組部分成員至台中拜訪陳澄三夫婦,希望可以尋獲當年執導的影片或相關文物。 此為陳澄三存放電影拷貝、歌仔戲錄音盤帶及有關資料的地方。何基明導演在協助辨識拷貝片的影像。
陳玉帛(工作照)
陳玉帛(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57年,攝影師陳玉帛在日本研習時參觀Vista Vision攝影機。
Parvo攝影機(1933年)
Parvo攝影機(1933年)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33年12月,當時位於中國江西省的軍事委員會南昌行營政訓處電影股(中國製片廠前身)以 35mm 手搖 Parvo 攝影機拍攝蔣中正率軍討伐前對部隊訓話,並隨軍拍攝紀錄片。
我是一片雲
我是一片雲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劇情簡介】 活潑愛笑的段宛露(林青霞)回家路上因接連的小意外認識了孟樵(秦祥林),離別時孟樵詢問宛露的名字,她笑著說「我叫一片雲」。
2003年第7屆兩岸三地導演會
2003年第7屆兩岸三地導演會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2003年1月,第7屆海峽兩岸暨香港電影導演研討會由香港主辦,在澳門舉行。 左起依序為:辛奇、李祐寧、朱延平、翁大成、X、由緒如(李行秘書)、李行、余秉中、X、宋存壽,於澳門西望洋聖堂(主教山聖堂)前合影。
辛奇與同袍合影(1949)
辛奇與同袍合影(1949)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辛奇(右)與同袍。照片背面手寫「四九、一 、五塊厝於鳳山」。 原本前往廈門謀求拍片機會的辛奇,1949(民國38)年隨國民政府的部隊回台,與戰友一同到高雄鳳山投考政工中隊並獲錄取,後改組為「國防部儲備軍官訓練班成功劇團」。隔年(1950)退伍。(資料來源:《台語片時代》,2001)。
辛奇與同袍合影(1949)
辛奇與同袍合影(1949)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辛奇(右)。拍攝時間似為1949-1950年之間。 原本前往廈門謀求拍片機會的辛奇,1949(民國38)年隨國民政府的部隊回台,與戰友一同到高雄鳳山投考政工中隊並獲錄取,後改組為「國防部儲備軍官訓練班成功劇團」。隔年(1950)退伍。(資料來源:《台語片時代》,2001)。
辛奇相關照片
辛奇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辛奇(左3)、小林(右後1。本名吳東如,即吳彬、韋弘)。拍攝時間不詳。 照片背面手寫「新界 娛樂場 台灣阿美村」。
辛奇相關照片
辛奇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辛奇(左)、小林(右。本名吳東如,即吳彬、韋弘)。拍攝時間不詳。 照片背面手寫「新界 娛樂場 台灣阿美村」。
《大地飛鷹》工作照
《大地飛鷹》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78年,攝影師廖慶松(左2)在《大地飛鷹》中被吊在兩座高台之間拍攝升降效果的鏡頭,右下角為導演蔡揚名。
忠義製片廠(工作照)
忠義製片廠(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忠義製片廠在台語片時期曾包拍過許多作品。 1966年,陳忠信(左1戴帽者)在台北中興橋下,以Arriflex IIA攝影機拍攝《流浪天涯三兄妹》。 當時常以電瓶燈打光就開始拍攝。 (資料來源:《台灣電影攝影技術發展概述1945-1970》,2003)
雜誌《東南電影》1月號第9期(晚間新聞)
雜誌《東南電影》1月號第9期(晚間新聞)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東南電影》第9期,民國69/12/25出版,內有《晚間新聞》跨頁彩色宣傳廣告(第46-47頁)。
雜誌《今日電影》第137期(李美彌訪談)
雜誌《今日電影》第137期(李美彌訪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今日電影》第137期,民國71/09/25出版。 內有〈我只是一個藝術工作者〉李美彌訪談相關報導(第65-67頁),採訪者:鄭慧蘋。
雜誌《明日世界》4月號第148期(李美彌訪談)
雜誌《明日世界》4月號第148期(李美彌訪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明日世界》4月號第148期,民國76/04/05出版,內有〈李美彌電影世界的理想與現實〉相關報導(第44-45頁),文:黃曼玲。
玉峯影業影訊 NO.101
玉峯影業影訊 NO.101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單彩,雙面印刷。 摺疊右翻,封面有湖山製片廠的全景。 封底是電影《五月十三傷心夜》(又名:女性的條件)的本事、及《六個嫌疑犯》的預告。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