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359個藏品
台南縣市蔗作改良推廣協進會
台南縣市蔗作改良推廣協進會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8年8月,台南縣蔗作改良推廣協進會,在台南市社教館舉行會議,由市長林錫山主持,台南縣農會總幹事蘇金賀致詞。
彰化縣牛乳加工廠
彰化縣牛乳加工廠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8年,彰化市香山里設立牛乳加工廠,一切流程機械化。牛乳加工廠歷經台灣省農會及農復會3年的籌建,中部各地牧場生產的牛乳皆送來此;這些牛奶經過過濾、消毒、裝瓶、封口後以供應民眾食用,過程機械化、設備新穎,品牌為台農乳品。
嘉義縣黃麻豐收
嘉義縣黃麻豐收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8年8月24日,省政府農林廳長張訓舜由嘉義縣縣長黃老達陪同,巡視嘉義縣黃麻豐收情形,農友們將收割的黃麻做初步的處理,然後成綑的運往工廠。黃麻在嘉義縣的耕作面積最廣,有2900公頃,今年的產量高居全省第一。
台南區自來水工程竣工
台南區自來水工程竣工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8年9月5日,台灣省政府主席陳大慶前往台南市,為台南區自來水廠潭頂工程竣工典禮主持剪綵,並致詞勉勵。典禮後,陳主席和各界來賓在台南市長林錫山的陪同下,參觀廠內的各項設備和淨水設施。
雲林縣斗六鎮農友的副業養豬
雲林縣斗六鎮農友的副業養豬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8年,雲林縣斗六鎮的李姓農友,利用農地搭起豬舍,也種植了果樹及飼料等農作物,成立一座農牧綜合經營的養豬場。農友餵食豬隻飼料,並注重豬舍的環境清潔。養豬是農友們主要的副業之一,除了可供應市場需要外,也是輸出的大宗,每年為國家爭取了大量外匯。
第五屆亞洲電子會議
第五屆亞洲電子會議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8年11月24日上午,第5屆亞洲電子會議在台北市中泰賓館(現已改建為台北文華東方酒店)九龍廳隆重揭幕,經合會副主任委員李國鼎主持、副總統嚴家淦發表演說。為期6天的會議,於11月29日閉幕。同時,58年度亞洲電子展覽會在台北市中華文化體育中心舉行,一共展出14天。
台中縣沙鹿鎮消防蓄水庫完工
台中縣沙鹿鎮消防蓄水庫完工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8年,台中縣沙鹿鎮所興建的消防蓄水庫啟用典禮,由台中縣長王子癸剪綵,隨後舉行消防及救生演習。實地演練高處著火時,消防員引導居民往地面上的救生墊上跳下,並出動消防車救火。
新港思齊閣落成
新港思齊閣落成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5年5月13日,嘉義縣新港鄉奉天宮旁的2座鐘鼓樓,懷笨樓及思齊閣舉行落成典禮,內政部部長連震東親臨剪綵。典禮後舉行祭典。
「華夏」之光
「華夏」之光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5年5月13日,經濟部部長李國鼎前往苗栗縣參觀華夏塑膠頭份廠,華夏塑膠廠董事長及總經理陪同參觀廠內設施以及生產過程。
八國農業會議
八國農業會議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5年6月,農復會和美國國際開發總署聯合舉辦的亞洲農業發展討論會在農復會禮堂舉行開幕典禮,經濟部部長李國鼎應邀致詞。會議為期10天。
交通新紀元
交通新紀元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5年,與日本合作的鈴木機車開始大量外銷。位在台北縣新莊鎮的鈴木工業公司機車廠,工人製造零件、組裝、試車。該機車最大的特點是機動力大、車身輕、構造堅實耐用。鈴木公司每月可生產3千台,72%的零件由國人製造。
台灣玻璃公司香山廠開工
台灣玻璃公司香山廠開工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6年2月11日,台灣玻璃公司香山廠在新竹縣香山工業區舉行開工典禮,由董事長林玉嘉主持,考試院院長孫科、經濟部部長李國鼎相繼致詞,李部長並主持剪綵,台灣省建設廳廳長林永樑啟動按鈕。隨後,林董事長陪同來賓參觀廠內的設備及生產情形。
黃(杰)主席巡視基隆
黃(杰)主席巡視基隆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6年3月10日,台灣省政府主席黃杰前往基隆市政府聽取施政報告,並致詞勉勵基隆市民要有遠大的眼光,求取不斷的進步。隨後,黃主席由基隆市市長蘇德良等人陪同前往基隆港,視察東岸碼頭第1期擴建工程。
西湖商職博風樓落成
西湖商職博風樓落成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6年3月9日,台灣省政府主席黃杰蒞臨台北縣內湖鄉私立西湖商業職業學校,為該校介壽綜合運動場啟用及博風樓落成典禮剪綵,接著參觀學校各科成績展覽。黃主席並為該校周博風將軍銅像揭幕。
觀光事業展覽
觀光事業展覽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6年12月25日,台灣省觀光局主辦的觀光事業展覽在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揭幕,副總統嚴家淦主持剪綵並致詞。隨後,嚴副總統偕教育部部長閻振興、台灣省交通處處長陳聲簧、台灣省觀光局局長蔣廉儒等官員參觀展覽。本次展覽分為2大類:各國觀光海報和我國觀光海報、風景圖片、模型及交通事業狀況。
桃園製茶業
桃園製茶業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桃園縣的地形和氣候適宜種茶,當地出產的紅茶和綠茶名聞遠近。座落在桃園一帶的大小茶廠約有50家,茶農從茶葉的採摘、烘乾、揉捻一直到包裝的生產過程,都是以機器操作。桃園的茶葉生產,在政府加以輔導下,設有示範茶園、來推行茶園更新、改進耕作技術、加強茶葉保護工作等,因此生產量提高,茶農生活也獲得改善。
公路新車出廠
公路新車出廠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7年9月,台灣省公路局為改進運輸功能加強服務品質,在台北的中崙車廠打造新型金馬號客車70輛已完工出廠。新型客車設有坐臥兩用座椅,寬敞舒適,還裝有電冰箱。新車已分配到全國各地,加入公路運輸工作。
南投竹材防腐工業
南投竹材防腐工業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7年12月起,南投縣瑞竹林業生產合作社竹材防腐工廠,新設的加壓式防腐設備開工生產。南投縣縣長林洋港由有關人員陪同參觀工廠。工人整理、修整竹材後,將竹材綑綁成推送入加壓式設備,把定量的防腐劑壓入竹材內延長使用壽命,成品作為香蕉支柱之用。
谷關下達見水力發電廠
谷關下達見水力發電廠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7年,政府為發展經濟建設加強電力供應,特在谷關和下達見興建2個水力發電廠。谷關發電廠位於大甲溪中游,是一座地下發電廠,廠房位於大甲溪左岸山腹內;下達見發電廠位於谷關壩址和谷關調整池之間。目前已完成60%的工程,預定在59年8月底可竣工發電。
花蓮深耕競賽
花蓮深耕競賽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7年12月4日,台灣省糧食局為加強推行農業機械化,在花蓮縣光復鄉南富村舉辦耕耘機深耕競賽及示範表演大會。比賽分男、女兩組犁耕操作比賽,會後並頒獎給優勝人員。
高雄縣二仁引水灌溉工程
高雄縣二仁引水灌溉工程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7年,高雄縣自二仁溪以南到曹公圳以北由於缺乏固定灌溉水源,約有1萬2千多公頃的農田農產量極低。政府為求謀改善,決定興建二仁引水灌溉工程,全部工程分為二期實施。現在,前期工程的月眉澗水口已全部完工。
雲林北港自來水廠第二水源通水
雲林北港自來水廠第二水源通水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雲林縣北港鎮自來水廠第二水源通水典禮實況,長官致詞後剪綵、啟鑰、並按鈕啟動引水系統。
苗栗養蠶
苗栗養蠶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8年,苗栗縣的氣候和土質適合桑樹生長及蠶業發展,大湖鄉有養蠶戶291家,省立大湖農業學校亦設有蠶絲科培養蠶業人才。台灣省政府蠶業改良場亦設有大湖分場,從事研究改進的工作。苗栗縣農會在大湖鄉設有蠶絲廠,加工製造蠶絲棉被。
嘉義大林區農地重劃
嘉義大林區農地重劃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嘉義縣政府為減低生產成本、提高單位面積生產量,實施嘉義大林區農地重劃。申請土地重劃的農民主動協助進行挖掘儲水池、汲水路和排水溝等工作。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