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台灣影人協會聚會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台灣影人協會。左起依序為:曾仲影、奇峰、王滿嬌、辛奇、小戽斗、高仁河。
2000年9月9日「台語片演藝人員聯誼會」擴大組織為「台灣影人協會」,辛奇當選首任理事長。
辛奇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辛奇(左1)。
照片背面手寫「悪る遊び心の出発,於服務站,夜,14.12.51」,拍攝時間應該是西元1951(民40)年。
後方三角旗「TYCA」(台灣青年文化協會),服務站則是「台北市文化服務站」。
忠義製片廠(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忠義製片廠在台語片時期曾包拍過許多作品。
1966年,邵羅輝導演(左1戴草帽者)與陳忠信(黑布遮住攝影機的左側)在街頭拍攝《流浪天涯三兄妹》。
(資料來源:《台灣電影攝影技術發展概述1945-1970》,2003)
《盲女勾魂劍》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外景拍攝。辛奇導演(右2)、坐在軌道車上的是攝影師洪慶雲(右4)及女主角張清清(中),後側有攝影助理涂東鄉(左3)。
攝影機是35mm Arriflex IIC。
1970年上映,由辛奇執導、江冰涵(即郭南宏)策劃監製的國語片。
《地方戲劇雜誌》辛奇談舞臺技術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辛金傳於1954年擔任「台灣省地方戲劇協進會」秘書,同時兼任《地方戲劇雜誌》總編輯。發行人則由協會理事長蔡秋林兼任。
當時以辛奇、辛超甫等筆名發表〈也談舞臺技術〉多篇文章。後來拍電影時,仍沿用「辛奇」這個名字。
共摘錄三篇:
《地方戲劇雜誌》創刊號 也談舞臺技術
辛奇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辛奇(右1)。
照片背面手寫「夜,23.12.51」,拍攝應該是西元1951(民40)年。
左後方三角旗「TYCA」(台灣青年文化協會)、右後方則是當時擔任台灣省臨時議會議長的黃朝琴給「台灣青年文化協會 台北市文化服務站 開幕誌慶」的祝賀掛軸。
《後街人生》劇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左起:吳炳南、小孩(X)、男(X)、深色衣女(X)、丁香(白衣格子褲)、柳青(背景穿圓領洋裝)、王滿嬌(背景穿白洋裝)、坐在地上黑衣男(X)、奇峰(穿直條睡衣褲)、周萬生(戴瓜皮帽黑衣白褲)、愛子(即阿匹婆。戴眼鏡咬人)、男(X)、金塗(站在木梯舉起右手)、站在木梯上男(X)、矮仔福(蹲在木梯前)。
國產台語影片展覽會(1965)十大導演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左起為榮獲十大導演的辛奇、張青、余漢祥、徐守仁、李泉溪。
台灣日報主辦國產台語影片展覽會頒獎典禮暨影星大會,於民國54年(1965)6月22日在台北市中華體育館舉行。由台灣省政府主席黃杰上台致詞勗勉並頒發獎。
寶島獎【得獎名單】
《甘國寶過台灣》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辛奇(右)。研判應該是《甘國寶過台灣》拍攝現場工作照。
報載《甘國寶過台灣》是台榮影業公司創業作,將於1956年12月月底殺青,隔年農曆春節上映。該片由蔡秋林編劇,辛奇導演,洪明雪、洪明秀姊妹及彰化大錦豐歌劇團演出。內景在桃園龜山拍攝,另遠赴台南、安平、鳳山、嘉義等地拍攝外景。
辛奇相關電視劇本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辛奇捐贈及蒐藏的電視劇及相關節目的劇本。
少許封面有辛奇導演的「奇」簽名,部分劇本內頁有修正或塗改。
此為其中僅為其中一小部分。
1971年中華電視公司(簡稱華視)開播,出身中影的李嘉接任組長,邀請辛奇擔任電視劇的戲劇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