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418個藏品
情人橋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聲日報廣告有誤,柳青或柳哥無法確認。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大光明:1967/11/18-1967/11/22
大觀:1967/11/18-1967/11/22
建國(原三重戲院):1967/11/18-1967/11/22
翠嶺長春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55年3月13日《聯合報》第三版報導,以宣傳造林保林為主題的教育片《翠嶺長春》(原名「綠野芳蹤」),12日下午4點於植物園的台灣電影製片廠開鏡。該片由台灣省政府農林廳林管局委託台製拍製,吳文超執導,王大川編劇,王玨、吳驚鴻、井淼、羅蘋、傅碧輝、李行等人演出。
難忘的車站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本片由四○年代通俗言情小說《冷暖人間》改編,作者金杏枝。
※民聲日報廣告:攝影陳忠義。
※機關檔案目錄查詢網查有相關送檢紀錄。
※1965/10/16民聲日報第八版報導〈石軍、金玫主演「難忘的車站」〉,有劇照。(※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數位典藏服務網)
【劇情大綱】
日出.日落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青年作家在文壇嶄露頭角,但孱弱多病,不堪勞累,與表妹為青梅竹馬,雙方父母期待他們結為連理。後來作家病重入院,一名護士因仰慕他的文名,朝夕悉心照護,日久生情,雖知作家患為不治之症,仍排除萬難,與之互許終身。婚後,逆境仍在…本片有如李行後期作品《原鄉人》,描繪致死不毀的文學作家肖像。
歹命子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大台北地區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大中華:1963/3/7-1963/3/11。
明星:1963/3/7-1963/3/9。
美都麗:1963/3/8-1963/3/9。
媽媽我思念妳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台中南台戲院:1965/4/8(※民聲日報)
台中樂舞台戲院:1965/4/8(※民聲日報)
大光明:1965/4/23-1965/4/26
大觀:1965/4/23-1965/4/26
自君別後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魂斷藍橋》改編。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台中五洲戲院〔台語版〕:1965/4/21(※民聲日報)
台中森玉戲院〔國語版〕:1965/4/21(※民聲日報)
新世界〔國語〕:1965/5/28-1965/6/1
可憐的媳婦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大台北地區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大光明:1959/4/10-1959/4/15。
大觀:1959/4/10-1959/4/15。
大明(現三重區):1959/6/4-1959/6/7。
大同:1960/6/20。
獨眼貓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根據1967年7月6日《經濟日報》報導,台聯影業的賴國材日前到香港,將多部台語片的拷貝賣到新加坡、馬來西亞和越南,其中包含《獨眼貓》。這些台語片將在香港加配成國語。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大光明:1967/4/14-1967/4/17
龍的傳人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一群年輕人在中美斷交的巨大時代場景前,興起以歌聲振奮人心的宏偉志向,間或穿插情愛的糾葛,以及親情的衝突。也因新格和中影的合作,本片為當年校園民歌手的青春留下了見證和紀錄。
愛的羽毛在飄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醫生與護士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大台北地區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大光明:1960/11/27-1960/12/2。
大觀:1960/11/27-1960/12/1。
天南:1961/1/19-1961/1/22。
青春悲喜曲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大光明:1967/5/6-1967/5/9
大觀:1967/5/6-1967/5/9
建國(原三重戲院):1967/5/6-1967/5/9
台中五洲戲院:1967/4/25-1967/4/30(※民聲日報)
養鴨人家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小月自幼與養鴨能手的養父過著儉樸而幸福的生活,卻面臨跟著歌仔戲團賴活的親生哥哥朝富以一封遺書威脅養父,企圖將她帶走,以便讓他順利自組劇團;小月不願養父為她賣掉鴨子而悲傷地跟著朝富夫妻離去,而養父未免小月受苦,變賣鴨子,連夜拿著錢趕來,他的作法出乎朝富的意料,讓事態有了轉機…編劇張永祥單傳簡潔故事架構
霧夜的車站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台中五洲戲院:1967/2/26-1967/3/2(※民聲日報)
台北戲院:1967/3/3-1967/3/8
松都:1967/4/15
情難守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流行歌曲〈情難守〉改編搬上銀幕(資料來源:民聲日報廣告)
※出品公司、發行公司以及工作人員主要參考《台灣送檢影片暨短片片目》與《台灣電影百年史話》(黃仁、王唯,2011)。
船上的愛人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聲日報電影廣告刊載「原名:港都夜船」,因此疑似與1964年《港都夜船》為同一部片,待查證。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彰化天一戲院:1966/4/26-1966/4/28(※民聲日報)
台中五洲戲院:1966/5/18-1966/5/19(※民聲日報)
想思記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大台北地區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大光明:1959/8/21-1959/8/25。
建國(原三重戲院):1959/9/7-1959/9/10(※9/6聯合報無廣告)。
玉成:1960/1/5。
冰點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台語片時代》(1994, 電影資料館口述電影史小組)第135頁辛奇的訪問提及,為了要與日片《冰點》拼票房,本片改成國語發音。
※1966/9/5台北聯合報第8版報導〈金玫拍攝冰點回到少女時代〉、〈允大的冰點演員陣容稍有變動〉等。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寶貴處女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出品公司、發行公司以及工作人員主要參考《台灣送檢影片暨短片片目》與《台灣電影百年史話》(黃仁、王唯,2011)。
※機關檔案目錄查詢網查無此片名,但有一部《寶貴的處女》。
【劇情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