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418個藏品
運河殉情記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根據日治時代的台南運河奇案改編。
※南洋影業創業作。大台北地區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大觀:1956/11/24-1956/12/1。
大光明:1956/11/24-1956/12/1。
金國(現三重區):1957/3/9。
七七事變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又名《蘇州夜曲》(資料來源:聯合報及民聲日報廣告)。
※又名《七七事變的悲慘故事》(資料來源:台灣送檢影片暨短片片目)。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台南王后戲院:1965/4/26(※民聲日報)
大光明:1965/7/10-1965/7/12
阿文哥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文夏流浪記》系列。大台北地區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大光明:1964/11/20-1964/11/26。
大觀:1964/11/20-1964/11/26。
建國(原三重戲院):1964/11/20-1964/11/26。
開張大吉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8/18民聲日報第八版報導〈白蘭開張大吉,自組公司製片〉。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台南中華戲院:1966/10/15(※民聲日報)
台中南台戲院:1966/12/9-1966/12/11(※民聲日報)
高雄發的尾班車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台語片|
※根據1967年7月6日《經濟日報》報導,台聯影業的賴國材日前到香港,將多部台語片的拷貝賣到新加坡、馬來西亞和越南,其中包含《高雄發的尾班車》。這些台語片將在香港加配成國語。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大觀:1963/12/31-1964/1/9。
玉觀音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本片改編自姚一葦以宋代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改寫的同名劇作。影片描述北宋韓郡王之女秀秀與有雕刻藝術天才的表哥崔寧在戀愛和結婚過程中所發生的坎坷遭遇。李行又一次塑造一個藝術家形象,並採用了甫自美國學成的陳耀圻飾演崔寧。
台北街頭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台中新舞臺戲院:1965/11/12-1965/11/18(※民聲日報)
大光明:1966/3/8-1966/3/14
大觀:1966/3/8-1966/3/14
建國(原三重戲院):1966/3/8-1966/3/14
相逢台北橋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大台北地區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大光明:1963/4/15-1963/4/19(※4/14聯合報無廣告)。
大觀:1963/4/15-1963/4/19(※4/14聯合報無廣告)。
啞女情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本篇改編自瓊瑤短篇小說《六個夢》中的〈啞妻〉,描述恩愛的夫妻因生下聾啞的女兒,丈夫為免再生出與妻子同為聾啞的孩子,強迫懷了第二胎的妻子墮胎,妻子抗拒,丈夫竟拋下妻女出走。十年後,妻子病危,女兒寫信請回父親,但為時已晚——李行面對聾啞角色的處理,首次運用大量的內心戲獨白,別於先前的導演作品。
暗光鳥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出品公司、發行公司以及工作人員主要參考《台灣送檢影片暨短片片目》(盧非易,1994)與《台灣電影百年史話》(黃仁、王唯,2011)。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台南中華戲院:1969/7/27-1969/7/31(※民聲日報)
婚姻大事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南國雨夜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台中五洲戲院:1966/1/30-1966/2/3(※民聲日報)
大光明:1966/3/19-1966/3/24
大觀:1966/3/19-1966/3/22
建國(原三重戲院):1966/3/19-1966/3/24
誰知我的心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出品公司、發行公司以及工作人員主要參考《台灣送檢影片暨短片片目》。
※機關檔案目錄查詢網查有相關片名送檢紀錄。
※根據1969年報載,千樂公司完成了創業片「恩情人」後,又拍了一部「誰知我的心」,由老板詹祿擔任導演。
碧雲天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難得的一部探討社會問題重於愛情的瓊瑤電影:這個「借腹生子」的故事,發生在一對幸福過日的夫妻身上,妻子憐憫遭受繼母虐待的女學生,而得到夫家允許,帶回家中,但不孕的妻子卻因此面臨接受婆婆提議由女學生為夫家傳宗接代的嚴酷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