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8556個藏品
《青山碧血》工作照
《青山碧血》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開拍前導演何基率領全體工作人員至霧社事件紀念碑前致意。 右起:何基明(戴墨鏡者)、男主角洪洋(抱著花束者)、當時警察分局主任、洪聰敏(編劇)、佈景師、李奇、陳姿伃、朱小姐、潘淳一、賴德南、王友川、葛香亭(化妝師)、助理林邵甲等人。 (資料來源:1991年5月發行的《電影欣賞》雙月刊 第51期)
玉峯影業湖山製片廠與學員們
玉峯影業湖山製片廠與學員們
林嘉義
學員們練習舞台劇《貂蟬》,由陳玉雪飾演貂蟬。
玉峯影業湖山製片廠與學員們
玉峯影業湖山製片廠與學員們
林嘉義
玉峯影業湖山製片廠學員,簡和引。
《女子學校》工作照
《女子學校》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被搭著肩膀的是沈雁、身旁是恬妞。劇中沈雁飾演高中女學生楊佳琳、恬妞飾演高中女學生廖智婷,兩人為同班同學,此場景為屏東女中教室。 《女子學校》是1982年上映,由李美彌執導,在屏東女中實景拍攝的國語片。
《女子學校》工作照
《女子學校》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右為沈雁,左為恬妞。劇中恬妞飾演高中女學生廖智婷、沈雁飾演高中女學生楊佳琳,此為佳琳到醫院探望車禍住院的智婷。 《女子學校》是1982年上映,由李美彌執導,在屏東女中實景拍攝的國語片。
《晚間新聞》工作照
《晚間新聞》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右為蕭昭發(即蕭大陸),左為胡慧中。劇中蕭昭發飾演年輕園丁成東、胡慧中飾演在花圃工作的少女吳桂枝,此場景為園藝公司花圃。 1980年完成的《晚間新聞》是由李美彌執導的國語片,當年並未在戲院上映。
李彩娥芭蕾舞團
李彩娥芭蕾舞團
林嘉義
1958年7月6日玉峯影業公司湖山製片廠開幕典禮演出節目之一。 根據1958年《時事画報》報導「新進落成的玉峯影業公司湖山製片廠於7月6日舉行落成暨開幕典禮,由董事長邱木主持,政府首長及各界人士八百餘人參加。會後有李彩娥女士所主持之舞蹈班穿精彩節目......」。
洪慶雲自製搖籃雲台
洪慶雲自製搖籃雲台
洪慶雲
攝影師洪慶雲有一次看到美國外景隊來台拍攝外景時使用的搖籃雲台(攝影機台),利用軸承的作用,操作輕鬆且不須費力,上下左右的轉動也很穩。相較之下,中影持有的Michell攝影機雲台以槓桿原理製造,操作費力、雲台運轉又不太穩。
《阿三哥出馬》現場工作照
《阿三哥出馬》現場工作照
林嘉義
劇中阿三哥和王豹雙方人馬上街拜票的場景,借用實際的街道拍攝。 電影《阿三哥出馬》(1959)是玉峯影業開拍的第一部創業作品。目前僅存殘片約42分鐘。
辛奇(工作照)
辛奇(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辛奇(左2)。拍攝時地不詳。 似為1972年赴印尼拍攝《晶晶尋母記》,待確認。
《日月潭之戀》工作照
《日月潭之戀》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55年10月,香港自由影業公司來台拍攝的《山地姑娘》( 之後改名為《日月潭之戀》)拍攝外景,棚內則跟中製廠租用攝影棚拍攝。 該片使用向中影租用Michell NC攝影機,因附隔音罩體積龐大,移動不便,所以需以大棉被罩住攝影機來隔音。 左1是莫康時導演。
陳榮樹捐贈工作照
陳榮樹捐贈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拍攝現場工作照。 攝影機前側蹲著的是李泉溪導演,掌鏡的是攝影師陳忠信。攝影機應為陳忠義、陳忠信兄弟自購的35mm Arriflex 35 ⅡA。 照片有護貝。陳榮樹,與父親陳忠義、三叔陳忠信均是台語電影界著名的攝影師。之後與林福地導演合作,成為當時國聯重要的攝影師之一。
《女子學校》工作照
《女子學校》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右為沈雁、左為恬妞。劇中沈雁飾演高中女學生楊佳琳、恬妞飾演高中女學生廖智婷,兩人為同班同學,總是一起騎腳踏車上下學,此場景為楊家巷口,拍攝地點為中和。(經2021年5月4日 訪談李美彌導演確認) 《女子學校》是1982年上映,由李美彌執導,在屏東女中實景拍攝的國語片。
2001年第6屆兩岸三地導演會
2001年第6屆兩岸三地導演會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前排坐者左起:曾仲影、辛奇、陳俊良、賴成英。 後排站者左2起:李美彌、川瀨健一、李泉溪。 2001年1月,第6屆海峽兩岸暨香港電影導演研討會由台灣主辦,在台北舉行。
《嘆烟花》日文電影劇本手寫稿
《嘆烟花》日文電影劇本手寫稿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僅提供前5頁瀏覽或合理使用] 日文電影劇本手寫稿,原題名「藝妲の家(藝妲軒)」、「思想起」,劃掉更名為「嘆烟花」。 一般稿紙,單面,含封面共132張。對折線裝本。 封面手寫「原作 張文環,編劇 林博秋,由「台灣文學」創刊號所載『藝妲之家』改編」。
《海狗・山貓》中文電影劇本手寫稿
《海狗・山貓》中文電影劇本手寫稿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僅提供前5頁瀏覽或合理使用] 中文電影劇本手寫稿,台語發音。 封面手寫「林翼雲(即林摶秋) 作,海狗・山貓,」。 林博秋專用稿紙,含封面、人物表、分場對白(P.1-70,缺P.17),共71張。 內頁多處有修正或塗改的痕跡。
陳榮樹捐贈工作照
陳榮樹捐贈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背面手寫註記:林沖、陳淑芳。 結婚五年後 照片有護貝。陳榮樹,與父親陳忠義、三叔陳忠信均是台語電影界著名的攝影師。之後與林福地導演合作,成為當時國聯重要的攝影師之一。
《大俠梅花鹿》印刷劇照
《大俠梅花鹿》印刷劇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當時戲院上映宣傳用的印刷劇照。 《大俠梅花鹿》是1961年由張英導演、趙之誠編劇的台語片。 影片目前由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典藏,並於2015年完成數位修復。
《未婚媽媽》工作照
《未婚媽媽》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右起為華方、王萊、曹健。劇中華方式演未婚媽媽小芃、王萊與曹健飾演小芃的雙親,此為小芃一家參觀未婚媽媽蔡文月開設畫展的場景,拍攝地點為阿波羅畫廊。 《未婚媽媽》是1980年上映,由李美彌執導的國語片。
《澎湖伯遊台灣》工作照
《澎湖伯遊台灣》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擔任副導演的李美彌(最上排右1)、李珮菁(左排單手插腰的女性)與演職員合影。 照片背面手寫註記:澎湖伯遊台灣。 《澎湖伯遊台灣》為1976年於台灣電視公司播出之台語連續劇,播出後即改名為《好阿伯》。
《女子學校》工作照
《女子學校》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右為恬妞、左為沈雁。劇中恬妞飾演高中女學生廖智婷、沈雁飾演高中女學生楊佳琳,兩人為同班同學,總是一起騎腳踏車上下學,此場景為楊家巷口,拍攝地點為中和。(經2021年5月4日 訪談李美彌導演確認) 《女子學校》是1982年上映,由李美彌執導,在屏東女中實景拍攝的國語片。
沙榮峰相關照片
沙榮峰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70年,沙榮峰(後排左4)為《鬼面人》印尼外景隊送行。 《鬼面人》製片兼導演楊世慶(後排右4)、女主角上官靈鳳(後排右3)。
《未婚媽媽》工作照
《未婚媽媽》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右為華方、左為歸亞蕾。劇中華方飾演未婚媽媽小芃、歸亞蕾飾演未婚媽媽中途之家院長白夫人,此為兩人商量出院規劃的場景。 《未婚媽媽》是1980年上映,由李美彌執導的國語片。
《心愛彼個人》印刷海報
《心愛彼個人》印刷海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當時上映宣傳用的印刷海報。 1965年上映、由梁哲夫執導的台語片。影片已佚失。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