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4380個藏品
《電影與我》封面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由張美瑤親自撰寫的《電影與我》,內容描述她與電影的點點滴滴。
1965年2月20日中華日報創刊19週年社慶。該社於當日出版並舉辦影星張美瑤新書「電影與我」發表會,由張美瑤親自出席為新書簽名,報社門口影迷們大排長龍爭睹偶像風采。
張美瑤(明星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風鈴.風鈴》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工作人員合影。
左8起:導演李行、製片陳汝霖、林鳳嬌(前)、秦漢(後)、江明、曹健、服裝舒蘭英、崔福生、攝影指導陳坤厚。
聯合影業公司出品,瓊瑤原著,張永祥編劇,李行執導的《風鈴.風鈴》,1977年7月在台上映,這也是三人合作的最後一部作品。
《聖保羅砲艇》來台外景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5年10月 - 1966年2月,美國導演勞勃懷斯(Robert Wise)帶領《聖保羅砲艇》(The Sand Pebbles)團隊來台拍攝外景。
《萬里長城》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57年11月,義大利國際影片公司製片兼導演倫祖.麥路西(Renzo Merusi)來台,與台北永昌影業公司合作拍《萬里長城》(後改名《上海最後列車》、《黃河的啟示》,Apocalisse sul fiume giallo)彩色寬銀幕劇情片。
《海灣風雲》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中影與日本日活株式會社合作拍攝戰爭片《金門灣風雲》(日文片名「金門島にかける橋」,上映時更名為《海灣風雲》)。
前方背影是男主角石原裕次郎、女主角王莫愁,在日活片廠接受媒體採訪。
《海灣風雲》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中影與日本日活株式會社合作拍攝戰爭片《金門灣風雲》(日文片名「金門島にかける橋」,上映時更名為《海灣風雲》)。
導演松尾昭典(右)在片廠與男主角石原裕次郎、女主角王莫愁討論劇本。
《西施》巨型電影看板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由台灣省電影製片廠(台製廠)與國聯影業公司合拍的《西施》,於1964年7月22日開拍,由於導演李翰祥求好心切,拍攝期長達一年三個月,直到1965年10月在台北市上映。
此為 《西施》在台北市新生大戲院上映時的巨型電影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