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48個藏品
《山百合》中文劇本手寫稿(騰稿)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僅提供前5頁瀏覽或合理使用]
中文劇本手寫稿(謄稿),內含人物簡介。
林博秋專用稿紙,單面,含封面共65張。
封面手寫「林翼雲(即林摶秋) 作,山百合,玉峯影業公司用電影劇本,民國49年8月4日夜起稿、民國49年8月28日夜脫稿」。
國語片《隱身女俠》分鏡表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隱身女俠》分鏡表,共157張。複寫本或藍晒本皆有。
內容多以日文書寫,多處有修正或標註。場次有第1、31、28A、40、50、56場。
1970年上映,由辛奇編導、郭南宏監製的國語片。
《處女妻 》日文序場分鏡手寫稿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僅提供前5頁瀏覽或合理使用]
《處女妻のタイトル前…》日文手寫稿。
內容研判應為序場的分鏡,詳細描述鏡頭取景的的鏡位、及演員的表演、走位等。
林博秋專用稿紙,單面,共7張(其餘為空白稿紙)。
國語片《氷點》分場對白手寫稿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氷點》分場對白手寫稿(已除釘)。
1966年上映,由辛奇執導、陳洪民編劇的國語片。影片已佚失。
共56張,第三部第70場開始至第124場(NO.52-107頁)。
劇中人物:啟造、陽子、夏芝、徹雄等
台語片《三百六十五日》分場對白手寫稿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三百六十五日》(研判應是1964年上映,由辛奇、田清執導,春光淵(張淵福)編劇的台語片《恩愛三百六十五日》)分場對白手寫稿,台詞以台語發音。
共44張手寫稿,原本以彈力文件夾收藏,左下角有「辛奇」簽名。
《晚間新聞》工作照剪貼本III(封面)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晚間新聞》劇照及工作照剪貼本的封面,右側手寫「晚間新聞」,左側為編號「III」。
內含68張黑白照,分別黏貼於剪貼簿上,並有手寫註記照片編號,共13頁。
《袈裟の位置》日文電影劇本手寫稿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僅提供前5頁瀏覽或合理使用]
日文電影劇本手寫稿,
第一頁手寫「林摶秋 作、シナリオ 袈裟の位置、1963年3月25日脱稿」
林博秋專用稿紙,單面,含裝訂封面共88張。對折線裝本。
台譯原本《騙子》中文電影劇本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僅提供前5頁瀏覽或合理使用]
中文電影劇本手寫稿,台語發音。
裝訂封面用毛筆書寫「台譯原本 騙子」。
林博秋專用稿紙,單面,含裝訂封面、人物表、分場對白共191張。對折線裝本。
內頁多處有修正或塗改的痕跡。
台譯原本《六疑兇》中文電影劇本手寫稿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僅提供前5頁瀏覽或合理使用]
《六疑兇》(六個嫌疑犯)中文電影劇本手寫稿,台語發音。
裝訂封面用毛筆書寫「台譯原本 六疑兇」。
林博秋專用稿紙,單面,含裝訂封面共212張。線裝本。
頁碼編號1和2的人物表,將日本原著的角色逐一更改為中文姓名,並謄寫飾演的演員姓名。
日文原本《騙子》電影劇本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僅提供前5頁瀏覽或合理使用]
日文電影劇本手寫稿。
裝訂封面用毛筆書寫「日文原本 騙子」。
第一頁手寫「林摶秋 作,シナリオ,騙子,1963年4月」。
林博秋專用稿紙,含裝訂封面、人物表及分場對白共106張。對折線裝本。
內頁多處有修正或塗改的痕跡。
《後台》日文劇本手寫稿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沒有封面及標題,研判應為《後台》日文劇本手寫稿。
林博秋專用稿紙,單面,僅一張(頁碼為85)。
多處有修正或塗改的痕跡。《後台》(1960),劇本原名《桃花扇》、《後台》,電影又欲擬名為《桃花夜馬》。
是林摶秋與白克合導的一部有關歌仔戲團台後生活的電影,但因故停拍,未能完成。
《晚間新聞》工作照剪貼本I(封面)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晚間新聞》劇照及工作照剪貼本的封面,右側手寫「晚間新聞」,左側為編號「I」。
內含161張黑白照,分別黏貼於剪貼簿上,並有手寫註記照片編號,共37頁。
《女人的條件》中文電影劇本手寫稿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僅提供前5頁瀏覽或合理使用]
中文電影劇本手寫稿,台語發音,線裝本。
第一頁手寫「愛情倫理文藝鉅片,女人的條件,林博秋作」。
林博秋專用稿紙,單面,對折線裝本。
內頁多處有修正、增補或塗改的痕跡。封底手寫「流浪漢原太 第三号特務」。
《山百合》中文劇本手寫稿(初稿)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僅提供前5頁瀏覽或合理使用]
中文劇本手寫稿(初稿),內含人物簡介。
林博秋專用稿紙,單面,含封面共60張。
封面手寫「林翼雲(即林摶秋) 作,山百合,玉峯影業公司用電影劇本,民國49年8月4日夜起稿、民國49年8月28日夜脫稿」。
內頁多處有修正或塗改的痕跡。
原本《女性的條件》日文電影劇本手寫稿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僅提供前5頁瀏覽或合理使用]
日文電影劇本手寫稿。
裝訂封面用毛筆書寫「原本 女性的条件」。
第一頁手寫「信東製薬のために、林摶秋 作、シナレオ 青春の條件(女性の條件)、1964年5月28日退稿」。
林博秋專用稿,單面,含裝訂封面、人物表、分場對白,共77張。對折線裝本。
《桃花扇》中文電影劇本手寫稿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僅提供前5頁瀏覽或合理使用]
中文電影劇本手寫稿,台語發音。
封面手寫「林博秋(即林摶秋) 編,桃花扇,玉峯影業公司」。
林博秋專用稿紙,單面,共84張。對折線裝本。
內頁多處有修正或塗改的痕跡。《後台》(1960),劇本原名《桃花扇》、《後台》,電影又欲擬名為《桃花夜馬》。
《もし此んな事があったら?》日文舞台劇劇本手寫稿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僅提供前5頁瀏覽或合理使用]
日文舞台劇劇本手寫稿,對折線裝本。
封面手寫「林博秋 作,もし此んな事があったら ?」
林博秋專用稿紙,單面,共17張。
內頁多處有修正或塗改的痕跡。
《處女妻》日文電影劇本手寫稿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僅提供前5頁瀏覽或合理使用]
日文電影劇本手寫稿。第一頁手寫「張文環 原作,林摶秋 編劇,台湾文学所載「閹雞」より,處女泉,1963年4月14日起稿、4月24日脫稿」。
林博秋專用稿紙,單面,含裝訂封面、人物表、分場對白、內插1張日文便條紙,共89張。對折線裝本。
《晚間新聞》工作照剪貼本 II(封面)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晚間新聞》劇照及工作照剪貼本的封面,右側手寫「晚間新聞」,左側為編號「 II」。
內含156張黑白照,分別黏貼於剪貼簿上,並有手寫註記照片編號,共31頁。
《清宮哀史》中文電影劇本手寫稿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僅提供前5頁瀏覽或合理使用]
中文電影劇本手寫稿,台語發音,內含人物簡介。
林博秋專用稿紙,單面,含封面共67張。
封面手寫 「電影劇本,林摶秋編劇,清宮哀史,玉峯影業公司用,起稿1961年4月29日,脫稿1961年5月29日」。
內頁多處有修正或塗改的痕跡。
《嘆烟花》日文電影劇本手寫稿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僅提供前5頁瀏覽或合理使用]
日文電影劇本手寫稿,原題名「藝妲の家(藝妲軒)」、「思想起」,劃掉更名為「嘆烟花」。
一般稿紙,單面,含封面共132張。對折線裝本。
封面手寫「原作 張文環,編劇 林博秋,由「台灣文學」創刊號所載『藝妲之家』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