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566個藏品
《俠女》工作照
《俠女》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胡金銓導演(左2,著白襯衫者)示範對打過招,右1為白鷹(飾石問樵)。 聯邦影業有限公司出品,胡金銓執導的《俠女》,1968年2月7日正式開拍,1970年7月在台上映。
《俠女》工作照
《俠女》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露天梳妝台,白鷹(左1,飾石問樵)和徐楓(右2,飾楊慧貞/之芸)。 聯邦影業有限公司出品,胡金銓執導的《俠女》,1968年2月7日正式開拍,1970年7月在台上映。
《俠女》工作照
《俠女》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前景為胡金銓導演(中)與徐楓(左,飾楊慧貞/之芸)套招,右為飾演東廠錦衣衛的演員。 聯邦影業有限公司出品,胡金銓執導的《俠女》,1968年2月7日正式開拍,1970年7月在台上映。
《俠女》工作照
《俠女》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前排右起武術指導韓英傑、導演胡金銓、徐楓(飾楊慧貞/之芸)、宋存壽。 聯邦影業有限公司出品,胡金銓執導的《俠女》,1968年2月7日正式開拍,1970年7月在台上映。
《俠女》工作照
《俠女》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徐楓(飾楊慧貞/之芸)和胡金銓導演站在高台上,台下的工作人員正在整理紙箱地墊,其餘的人在旁待命。 聯邦影業有限公司出品,胡金銓執導的《俠女》,1968年2月7日正式開拍,1970年7月在台上映。
《俠女》工作照
《俠女》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左側彈簧床上趴著的是白鷹(飾石問樵),右1是武術指導韓英傑,右2是導演胡金銓,兩床中間是攝影助理周業興躺在墊子上操作攝影機。 聯邦影業有限公司出品,胡金銓執導的《俠女》,1968年2月7日正式開拍,1970年7月在台上映。
《俠女》工作照
《俠女》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工作人員圍著兩張彈簧床,右側是白鷹(飾石問樵)抬起上半身揮劍,左側是胡金銓導演跪坐著看白鷹動作,兩床中間是攝影助理周業興半躺在攝影機旁。 聯邦影業有限公司出品,胡金銓執導的《俠女》,1968年2月7日正式開拍,1970年7月在台上映。
《俠女》工作照
《俠女》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白鷹(飾石問樵)和徐楓(飾楊慧貞/之芸)站在鏡頭前。 聯邦影業有限公司出品,胡金銓執導的《俠女》,1968年2月7日正式開拍,1970年7月在台上映。
《俠女》工作照
《俠女》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胡金銓導演指導白鷹(飾石問樵)和徐楓(飾楊慧貞/之芸)。 聯邦影業有限公司出品,胡金銓執導的《俠女》,1968年2月7日正式開拍,1970年7月在台上映。
《俠女》工作照
《俠女》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午餐時間,左立者為宋存壽,前景面對鏡頭右起為白鷹(飾石問樵)、武術指導韓英傑、導演胡金銓、徐楓(飾楊慧貞/之芸)。 聯邦影業有限公司出品,胡金銓執導的《俠女》,1968年2月7日正式開拍,1970年7月在台上映。
《俠女》工作照
《俠女》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拍攝現場等待中,導演胡金銓(中)坐在木箱上,白鷹(右2,飾石問樵)和徐楓(右1,飾楊慧貞/之芸)站在鏡頭前。 聯邦影業有限公司出品,胡金銓執導的《俠女》,1968年2月7日正式開拍,1970年7月在台上映。
《俠女》工作照
《俠女》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徐楓(飾楊慧貞/之芸)挺身舉劍。 聯邦影業有限公司出品,胡金銓執導的《俠女》,1968年2月7日正式開拍,1970年7月在台上映。
《俠女》工作照
《俠女》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胡金銓導演戴墨鏡坐在木箱上,看武術指導韓英傑舉手協助在彈簧床上動作的白鷹(背對鏡頭,飾石問樵)。 聯邦影業有限公司出品,胡金銓執導的《俠女》,1968年2月7日正式開拍,1970年7月在台上映。
《俠女》工作照
《俠女》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趴在地上的徐楓(飾楊慧貞/之芸)。 聯邦影業有限公司出品,胡金銓執導的《俠女》,1968年2月7日正式開拍,1970年7月在台上映。
《俠女》現場工作照
《俠女》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8年2月7日正式開拍的《俠女》,在南投溪頭拍攝最知名的竹林大戰。 左側坐在反光板前的是導演胡金銓,右側演員為白鷹及徐楓,軌道推車上操控攝影機的應是攝影師華慧英。
《俠女》現場工作照
《俠女》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8年2月7日正式開拍的《俠女》,在南投溪頭拍攝最知名的竹林大戰。 導演胡金銓躺在地上與洪金寶示範套招,女主角徐楓(右1)一旁觀看。操控攝影機的應是攝影師華慧英。
陳忠義(獲獎)
陳忠義(獲獎)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57年,陳忠義(左)以《心酸酸》在徵信新聞社主辦第一屆台語片影展榮獲「最佳攝影獎」,並獲贈金馬獎一座。 右邊是以《小情人逃亡》榮獲「最佳童星獎」的黃慧書。
聯邦影業出品影片片頭
聯邦影業出品影片片頭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聯邦影業有限公司電影正片前的片頭,擷取自《龍門客棧》。 片頭等同電影公司招牌,觀眾可由此辨識出品公司。
聯邦影業呈文台灣省政府教育廳准予登記
聯邦影業呈文台灣省政府教育廳准予登記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43年9月17日,聯邦影業公司張陶然經理以聯邦影業公司專用信信箋手寫至台灣省政府教育廳的呈文。
聯邦影業向臺灣省影戲業聲請登記表
聯邦影業向臺灣省影戲業聲請登記表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向市政府教育局登記「台灣省影戯業聲請登記表」一張,複寫紙。 聲請人:張陶然、聯邦影業有限公司已於民國43年4月2日成立、聲請登記時間:民國43年6月24日。另以紅筆大寫「留底」兩字。
《大馬戲團》宣傳手巾
《大馬戲團》宣傳手巾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由聯邦影業旗下國藝公司所出品的電影《大馬戲團》(1964)週邊產品。這款特製的紗布小手巾,花色共有綠色、紫色、藍色、橘色四款。於電影上映時,贈送給每場前100名觀眾作為紀念。
聯邦影片宣材檔案及相本
聯邦影片宣材檔案及相本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聯邦影業有限公司專用的特製宣材檔案夾及相本。 依照片名將相關的宣傳小冊、剪報,以及各類照片包含工作照、定裝照及宣傳照等歸納整理成冊。可見聯邦影業對資料保存的重視。 相本中的照片皆已拆除,清潔、整飭後另以無酸相本整理成冊。
聯邦影業相關鋅版印模
聯邦影業相關鋅版印模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出版印刷用的鋅版印模。 有聯邦、國際、中藝及聯邦商標、及聯邦出品作品名稱。
聯邦影業旗幟
聯邦影業旗幟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聯邦影業有限公司的錦旗。 紅底色,以白字印有聯邦影業公司、UNION FILM CO.LTD及黃色的聯邦的商標圖案。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