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06個藏品
《電影與我》封面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由張美瑤親自撰寫的《電影與我》,內容描述她與電影的點點滴滴。
1965年2月20日中華日報創刊19週年社慶。該社於當日出版並舉辦影星張美瑤新書「電影與我」發表會,由張美瑤親自出席為新書簽名,報社門口影迷們大排長龍爭睹偶像風采。
張美瑤(明星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張美瑤(明星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張美瑤(明星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張美瑤(明星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吳鳳》特刊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電影《吳鳳》上映時的宣傳特刊,全彩印刷。
本片由卜萬蒼導演,王引、王琛、張美瑤、龔稼農主演,台灣省電影製片廠(簡稱台製)出品。
廠長龍芳引進日本彩色攝影及燈光技術人才與配音、沖印等設備,是台製第一部彩色寬銀幕劇情片,獲得第2屆金馬獎最佳社會教育特別獎。
《嘆烟花》現場工作照
林嘉義
導演林摶秋(左邊帶著深色帽子的人)指導走位及演出,穿著西裝的是林龍松(即凌雲、龍松),旁邊是女主角張美瑤。
1959年玉峯影業的第二部作品《嘆烟花》,改編自張文環於1941年在《台灣文學》發表的短篇小說〈藝妲の家〉(藝旦之家)。本片因片長較長,分為《嘆烟花》、《嘆烟花續集完結篇》上下兩集上映。
《嘆烟花》現場工作照
林嘉義
左邊帶著深色帽子的是導演林摶秋,躺在沙發的是女主角張美瑤。
場記板上的文字:拍攝日:(1958年)11月23日、第120場(Scene number)第9個鏡頭(Cut number)、北投旅社景。
《嘆烟花》現場工作照
林嘉義
躺在沙發的是女主角張美瑤,最右方帶著深色帽子的是導演林摶秋。
1959年玉峯影業的第二部作品《嘆烟花》,改編自張文環於1941年在《台灣文學》發表的短篇小說〈藝妲の家〉(藝旦之家)。本片因片長較長,分為《嘆烟花》、《嘆烟花續集完結篇》上下兩集上映。
《嘆烟花》現場工作照
林嘉義
以噴霧器製造濛濛細雨的效果。
撐傘的是女主角張美瑤、中間帶著深色帽子的是導演林摶秋。1959年玉峯影業的第二部作品《嘆烟花》,改編自張文環於1941年在《台灣文學》發表的短篇小說〈藝妲の家〉(藝旦之家)。本片因片長較長,分為《嘆烟花》、《嘆烟花續集完結篇》上下兩集上映。
《嘆烟花》現場工作照
林嘉義
《嘆烟花》現場以噴霧器做濛濛雨效果。
撐傘的是女主角張美瑤、右方帶著深色帽子的是導演林摶秋。1959年玉峯影業的第二部作品《嘆烟花》,改編自張文環於1941年在《台灣文學》發表的短篇小說〈藝妲の家〉(藝旦之家)。本片因片長較長,分為《嘆烟花》、《嘆烟花續集完結篇》上下兩集上映。
《嘆烟花》現場工作照
林嘉義
以噴霧器製造濛濛細雨的效果。
撐傘的是女主角張美瑤、右方帶著深色帽子的是導演林摶秋。1959年玉峯影業的第二部作品《嘆烟花》,改編自張文環於1941年在《台灣文學》發表的短篇小說〈藝妲の家〉(藝旦之家)。本片因片長較長,分為《嘆烟花》、《嘆烟花續集完結篇》上下兩集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