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3272個藏品
《俠女》工作照
《俠女》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胡金銓導演戴墨鏡坐在木箱上,看武術指導韓英傑舉手協助在彈簧床上動作的白鷹(背對鏡頭,飾石問樵)。 聯邦影業有限公司出品,胡金銓執導的《俠女》,1968年2月7日正式開拍,1970年7月在台上映。
《俠女》工作照
《俠女》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趴在地上的徐楓(飾楊慧貞/之芸)。 聯邦影業有限公司出品,胡金銓執導的《俠女》,1968年2月7日正式開拍,1970年7月在台上映。
《俠女》現場工作照
《俠女》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8年2月7日正式開拍的《俠女》,在南投溪頭拍攝最知名的竹林大戰。 左側坐在反光板前的是導演胡金銓,右側演員為白鷹及徐楓,軌道推車上操控攝影機的應是攝影師華慧英。
《俠女》現場工作照
《俠女》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8年2月7日正式開拍的《俠女》,在南投溪頭拍攝最知名的竹林大戰。 導演胡金銓躺在地上與洪金寶示範套招,女主角徐楓(右1)一旁觀看。操控攝影機的應是攝影師華慧英。
陳忠義(獲獎)
陳忠義(獲獎)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57年,陳忠義(左)以《心酸酸》在徵信新聞社主辦第一屆台語片影展榮獲「最佳攝影獎」,並獲贈金馬獎一座。 右邊是以《小情人逃亡》榮獲「最佳童星獎」的黃慧書。
第一屆台語片影展(1957)
第一屆台語片影展(1957)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46年(1957)徵信新聞主辦第一屆台語片影展(即第一屆台語電影片展覽會),得獎者合影。 得獎名單如下: 最佳攝影:《心酸酸》陳忠義(左1) 最佳編劇:《青山碧血》洪聰敏 最佳導演:《小情人逃亡》張英(左3) 特別獎(故事):《邱罔舍》張深切(右2)
第一屆台語片影展(1957)
第一屆台語片影展(1957)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46年(1957)徵信新聞主辦第一屆台語片影展(即第一屆台語電影片展覽會),分別因《三美爭郎》榮獲最佳女主角的柯玉霞、與因《萬華白骨事件》榮獲最佳男主角的康明。台影新聞片原底翻拍。
第一屆台語片影展(1957)
第一屆台語片影展(1957)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46年(1957)徵信新聞主辦第一屆台語片影展(即第一屆台語電影片展覽會),頒獎典禮影人合影。台影新聞片原底翻拍。
第一屆台語片影展(1957)
第一屆台語片影展(1957)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46年(1957)徵信新聞主辦第一屆台語片影展(即第一屆台語電影片展覽會),最佳女主角柯玉霞與最佳男主角康明。
第一屆台語片影展(1957)
第一屆台語片影展(1957)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46年(1957)徵信新聞主辦第一屆台語片影展(即第一屆台語電影片展覽會),開幕典禮在植物園國立台灣藝術館舉行。台影新聞片原底翻拍。
第一屆台語片影展(1957)
第一屆台語片影展(1957)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46年(1957)徵信新聞主辦第一屆台語片影展(即第一屆台語電影片展覽會),徵信新聞社社長余紀忠,後方成列的是金馬獎、銀星獎、紀念獎獎座。台影新聞片原底翻拍。
第一屆台語片影展(1957)
第一屆台語片影展(1957)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46年(1957)徵信新聞主辦第一屆台語片影展(即第一屆台語電影片展覽會),因《小情人逃亡》榮獲最佳童星黃慧書。台影新聞片原底翻拍。
第一屆台語片影展(1957)
第一屆台語片影展(1957)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46年(1957)徵信新聞主辦第一屆台語片影展(即第一屆台語電影片展覽會),小雪獲頒榮譽獎。
1942年舞台劇《母屋》演出一景
1942年舞台劇《母屋》演出一景
林嘉義
《母屋》,林摶秋於日本紅磨坊新宿座(ムーランルージュ新宿座)劇團時期的劇作。1942年12月11日 ~ 1942年12月20日首演,日語發音。
1943年舞台劇《水平坑》演出一景
1943年舞台劇《水平坑》演出一景
林嘉義
《水平坑》,林摶秋於日本紅磨坊新宿座(ムーランルージュ新宿座)劇團時期的劇作。 1943年1月19日 ~ 1943年1月28日首演,日語發音。
1943年舞台劇《水平坑》演出一景
1943年舞台劇《水平坑》演出一景
林嘉義
《水平坑》,林摶秋於日本紅磨坊新宿座(ムーランルージュ新宿座)劇團時期的劇作。 1943年1月19日 ~ 1943年1月28日首演,日語發音。
1943年舞台劇《水平坑》演出一景
1943年舞台劇《水平坑》演出一景
林嘉義
《水平坑》,林摶秋於日本紅磨坊新宿座(ムーランルージュ新宿座)劇團時期的劇作。 1943年1月19日 ~ 1943年1月28日首演,日語發音。
1943年舞台劇《水平坑》演出一景
1943年舞台劇《水平坑》演出一景
林嘉義
《水平坑》,林摶秋於日本紅磨坊新宿座(ムーランルージュ新宿座)劇團時期的劇作。 1943年1月19日 ~ 1943年1月28日首演,日語發音。
1942年舞台劇《母屋》演出一景
1942年舞台劇《母屋》演出一景
林嘉義
《母屋》,林摶秋於日本紅磨坊新宿座(ムーランルージュ新宿座)劇團時期的劇作。 1942年12月11日 ~ 1942年12月20日首演,日語發音。
國際電影教育(天樂大戲院開幕)
國際電影教育(天樂大戲院開幕)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0年5月15日出版《國際電影教育》第134期,首頁報導位於桃園的天樂大戲院開幕。
 《今日電影》雙月刊
《今日電影》雙月刊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聯邦公司在編輯、發行《國際電影教育》十多年經驗的基礎上,於1969年另創辦了《今日電影》雙月刊,主編是彭伯烈,顧問是陳來奇(曾經擔任國聯公司刊物《電影沙龍》發行人兼主編),目前留存下來的刊物共有四本。
《俠女》賀年卡
《俠女》賀年卡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國際影片有限公司將《俠女》(1975)製成賀年卡。正面為劇照及作品資料,反面為外搭景鳥瞰圖和賀詞。
《國際電影教育》月刊
《國際電影教育》月刊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聯邦成立「國際影片有限公司」之初,除發行香港電懋影片之外,也打算進口該公司發行的《國際電影》月刊,該刊物與香港邵氏的《南國電影》是1950至60年代最流行的電影刊物。後來聯邦決定自創電影刊物《國際電影教育》,專門行銷電懋影片,於1956年8月10 日創刊。
《描金鳳》廣告單
《描金鳳》廣告單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國際影片有限公司代理發行香港電懋(國際電影懋業有限公司)《描金鳳》廣告單。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