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30個藏品
萬達颱風過境
萬達颱風過境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45年8月1日,強烈颱風萬達登陸,台北市低窪地區淹水,有房屋倒塌,往來的車輛行走在水中,台北螢橋一帶也成汪洋一片。受災居民安置在臨時收容所,台灣省主席嚴家淦冒雨前來慰問災民,社會處長傅雲、警務處長樂幹、新聞處長吳錫澤及台北市長高玉樹等人陪同。
黃(杰)主席巡視宜蘭地方建設工作
黃(杰)主席巡視宜蘭地方建設工作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1年12月31日,台灣省政府主席黃杰搭機前往宜蘭,巡視風災重建情形。黃主席首先在宜蘭縣政府聽取簡報,隨後巡視歐珀風災重建情形,以及國民義務勞動工作,接著黃主席參觀中興紙業公司羅東紙廠。
葛樂禮颱風過境本省北部受災
葛樂禮颱風過境本省北部受災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2年9月10日、11日,葛樂禮颱風重創台灣。10日,河川暴漲超過警戒線,淡水河雙園堤防水門發現裂口,國軍、警察搶修水門。海水倒流使得台北市延平路、成都路一帶淹水,大同區災情更為嚴重。11日,石門水庫洩洪,景象壯觀。台北市區的災民被安置於各學校。
黃(杰)主席巡視颱風水患慰問災民
黃(杰)主席巡視颱風水患慰問災民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2年9月14日,葛樂禮颱風過境,台灣災情頻傳,省主席黃杰搭直昇機鳥瞰災情,巡視苗栗南庄、新竹五峰、尖山、台北市、台北縣三重、蘆洲、新莊等地區。空軍並派直昇機運送糧食至災區,國軍也幫忙清除災區污泥。
克服水災遺患各方展開重建
克服水災遺患各方展開重建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2年9月22日,葛樂禮颱風造成災害,各地展開重建。 (1)台灣省政府主席黃杰三度前往台中縣大甲地區,視察鐵路、公路搶修工作,橋樑、橋墩工程也在趕工重建。 (2)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到各工廠實地調查狀況,協助復工;各工廠員工清污泥、整理機器,國軍也出動幫忙。
飲食的衛生
飲食的衛生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2年,夏季由於冷飲的衛生問題曾引起民眾腹瀉現象,因此很多食品工廠對於出口品質都提高注意。福樂奶品股份有限公司是製造飲料業中具有示範性的一家,因此美軍經常派人到工廠檢查。
蘭嶼科學調查團特輯
蘭嶼科學調查團特輯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蘭嶼位於台東縣東南方,是原住民達悟族的故鄉。蘭嶼在日據時代叫做紅頭嶼,光復後,因該地盛產蝴蝶蘭,改名為蘭嶼鄉。為了瞭解蘭嶼的地理環境和達悟族人的文化,國內有關單位組成蘭嶼科學調查團,到這裡來做研究工作。調查團人員坐船到外海,然後由達悟族人乘坐拼板舟,接駁上岸。
蝴蝶蘭獲國際奬
蝴蝶蘭獲國際奬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41年4月14日,第7屆蘭花展覽會於台北縣士林鎮的園藝試驗分所展出。該所栽培的蘭花屢次參加國際展覽,極負盛名。同年3月,美國第3屆國際花卉展覽會,該所選擇58株參加,榮獲國際組金像獎冠軍,為國增光。監察院院長于右任也蒞臨會場參觀。
救濟阿里山風災難民政府空投救濟米
救濟阿里山風災難民政府空投救濟米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45年9月10日,阿里山受黛納颱風影響,交通中斷,政府派遣飛機空投白米救濟。
榮民慶有田
榮民慶有田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46年9月29日,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大同合作農場授田督導委員會舉行第8次會議,決議舉行授田。
愛美颱風過境
愛美颱風過境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1年9月5日,強颱愛美於通過東北部,颱風挾帶豪雨造成河水暴漲,低漥地區淹水數呎,警察人員冒險搶救居民。愛美颱風過境後,據統計因風災倒塌的房子有八百多棟,死傷數十人。
克服旱災
克服旱災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2年5月,台灣4、5月天氣反常,連日不雨,部分農地因缺水而龜裂,田間灌溉溝渠也乾枯見底。糧食局在台南示範人造雨,利用氣球把乾冰帶到空中,使雲層冷卻而下雨,並借給農民抽水機,抽取地下水灌溉久旱的稻田。
黛娜肆虐台東
黛娜肆虐台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4年6月18日,強烈颱風黛納侵襲台東,台東地區滿目瘡痍,許多房舍、小學教室全倒,小朋友們群集在樹下無法上課,連停在地面的軍機也被吹壞。6月22日,台灣省政府主席黃杰搭機前往台東巡視災情,有關廳處長,及台灣省政府委員林石城設置災害勘察小組陪同前往。
葛萊拉颱風過境嘉義地區豪雨成災
葛萊拉颱風過境嘉義地區豪雨成災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6年7月11日,中度颱風葛萊拉過境嘉義地區豪雨成災。由於山洪爆發,造成公路、鐵路、房屋、橋樑毀損癱塌等災情,出動國軍幫忙清理淤泥及整理街道市容,民眾也忙著清理重建災區。
南縣行道樹改種菓樹
南縣行道樹改種菓樹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7年,台南縣小新營林業苗圃培育大量的椰子及芒果的幼苗,這些幼苗將種植在馬路兩旁作為行道樹,取代原先的木麻黃和相思樹。行道樹改種菓樹可使地方政府的收益增加,充裕地方財源,預計5年內完成。關廟鄉附近正進行改種工作,砍掉舊有行道樹,栽種新的果苗,台南縣縣長劉博文也種了一株果樹以玆紀念。
苗栗的水土保持
苗栗的水土保持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7年,苗栗縣為適應人口增加需要,增加山坡地開墾並加強水土保持工作。在各方面的努力配合之下,一層層整齊劃一的梯田出現了,山上的水流也被有效地保留在人工水池中,使得灌溉工作簡單而便利。目前受益土地約有748萬多公頃,直接和間接對縣內農民的生活改善有很大的幫助。
台東颱風災害復建工程
台東颱風災害復建工程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8年,東部地區濱臨太平洋,本是較易受颱風侵襲的地方,去年由於納莉、愛琳颱風的相繼侵襲,為台東縣帶來不少災害。台東縣政府為重建災區,正積極進行各項復建工程。
花蓮風災
花蓮風災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6年11月18日,強烈颱風吉達侵襲台灣東部,花蓮縣首當其衝,造成15年來空前未有的大災害。對外電信中斷,連外道路橋樑遭到嚴重破壞,約三千間房屋全倒和半倒,無家可歸災民約七千多人 ,農作物以香蕉受損最重,稻穀和洋菇也損失不少。災害發生後,花蓮的駐軍立即協助當地政府和災民從事修復工作。
嘉義市容美化工作
嘉義市容美化工作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8年,嘉義市崇文國民小學的學生在校長的領導下,在馬路安全島上種植花草,並打掃路面,維護清潔美觀,同時添設新型的螢光路燈。
加強防颱準備減少災害損失
加強防颱準備減少災害損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8年,掌握颱風動向,觀測氣象,精銳儀器盡出。
桃園縣越國煤礦災變
桃園縣越國煤礦災變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8年8月,颱風挾帶豪雨使桃園縣大溪鄉越國煤礦發生災變,於地層150公尺下出現坍方,有3位礦工被困在地底下,2位幸運及時逃出。災變發生後,50名經驗豐富的礦工立刻展開24小時不停的救難工作,大家在缺乏良好的設備和財力支援下,憑著雙手的力量,以接力的方式,將狹窄坑道內挖出的泥士,一桶桶的傳送坑外。
嘉義縣長巡視颱風災區
嘉義縣長巡視颱風災區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8年,嘉義縣防潮堤岸遭颱風重創,農田、魚塭都蒙受極大損害,嘉義縣長黃老達數度前往視察慰問,並聽取各項重建工作簡報,強調縣政府一定會協助地方重整家園。
台北縣國軍協助災後整建
台北縣國軍協助災後整建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8年10月,陸軍投入台北縣颱風的災後整建。
省府勘災小組巡視桃園縣
省府勘災小組巡視桃園縣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8年10月16日,台灣省政府組成的勘災小組來到桃園縣政府,聽取桃園縣縣長許新枝對於災情的簡報,接著巡視龜山鄉災後狀況及重建情形。在艾爾西、芙勞西2個颱風接連過境後,台灣省政府組成勘災小組,實地勘查災情。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