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2470個藏品
《薛平貴與王寶釧》劇照
《薛平貴與王寶釧》劇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55年8月20日開拍的《薛平貴與王寶釧》,也是台灣首部35㎜台語電影。 左起為劉梅英(即梅英,飾 薛平貴)、吳碧玉(飾 王寶釧)、劉嬌(即小明喬,飾 王金釧)、楊月帆(飾 王夫人)。
《陳三五娘》印刷海報
《陳三五娘》印刷海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虎姑婆》印刷海報
《虎姑婆》印刷海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黃帝子孫》電影本事
《黃帝子孫》電影本事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歷史教育片「黃帝子孫」本事(劇情大綱)、主題歌譜、演職員表。單面印刷。
補破網
補破網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出品公司、發行公司及工作人員主要參考《台灣送檢影片暨短片片目》。 ※《台灣送檢影片暨短片片目》語言別標示為國語。 ※機關檔案目錄查詢網有國語及閩南語送檢資料。
五子哭墓
五子哭墓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出品公司、發行公司及工作人員主要參考《台灣送檢影片暨短片片目》。 ※《台灣送檢影片暨短片片目》語言別標示為國語。 ※自立晚報大台北地區刊登之電影廣告,僅景美戲院標示臺語發音。 ※機關檔案目錄查詢網有國語及閩南語送檢資料。
金鳳
金鳳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台灣由聯邦影業代理發行。
黑白道
黑白道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劇情大綱】
流浪三兄妹
流浪三兄妹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出品公司、發行公司及工作人員主要參考《台灣送檢影片暨短片片目》。 ※《台灣送檢影片暨短片片目》語言別標示為國語。 ※自立晚報刊登之本片首輪電影廣告無標示各家戲院上映之語言別。 ※機關檔案目錄查詢網有國語及閩南語送檢資料。
《双面情人》演職員合影
《双面情人》演職員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5年,《双面情人》劇組於拍攝現場合影。 左3是導演辛奇,攝影機前為男主角奇峰。
陳忠義、陳忠信、陳榮樹
陳忠義、陳忠信、陳榮樹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哥哥陳忠義、X、弟弟陳忠信、忠義的兒子.陳榮樹。 忠義製片廠在台語片時期是較具規模的「技術組」,曾承包邵羅輝、林福地、郭南宏等導演的電影技術工作。 (資料來源:《台灣電影攝影技術發展概述1945-1970》,2003)
《薛平貴與王寶釧》工作人員合影
《薛平貴與王寶釧》工作人員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55年8月20日,導演何基明以自有的 35mm 100 呎 Eyemo 攝影機開拍《薛平貴與王寶釧》,該機只有一個鏡頭,一次只能拍攝30秒。遇到大場面變得向中影台中廠租借 400 呎 Eyemo 攝影機,該機附有三個鏡頭,可連續拍攝四分多鐘。
洪慶雲(工作照)
洪慶雲(工作照)
洪慶雲
《盲女勾魂劍》外景拍攝。 軌道車上的是攝影師洪慶雲、左1為攝影助理涂東鄉。 攝影機為35mm Arriflex IIC。 1970年上映,由辛奇執導、江冰涵(即郭南宏)策劃監製的國語片。
王士珍(上海明星公司工作照)
王士珍(上海明星公司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攝影師王士珍(右1)在明星電影公司(1922年3月成立於中國上海市)棚內拍片現場,右3戴帽者為導演程步高,攝影機為35mm Mitchell Standard。 1931年,王士珍轉入明星電影公司。從默片到有聲片,拍攝約有三十餘部的作品,這段期間合作最多的導演是程步高。
陳榮樹捐贈工作照《心酸酸》
陳榮樹捐贈工作照《心酸酸》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背面手寫註記: 心酸酸、徐守仁、陳茵。 右側攝影機為35mm 400 呎 Eyemo。 照片有護貝。陳榮樹,與父親陳忠義、三叔陳忠信均是台語電影界著名的攝影師。之後與林福地導演合作,成為當時國聯重要的攝影師之一。
何錂明與廖萬文(工作照)
何錂明與廖萬文(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何錂明(左)與廖萬文(右)掌鏡的攝影機是何基明自購的35mm 100呎Eyemo攝影機。
何基明與何錂明
何基明與何錂明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何基明(左)與弟弟何錂明於《薛平貴與王寶釧》拍片現場合影。 攝影機應是跟中影台中製片廠租借的 400呎 35mm Eyemo。
嘗試水中攝影(工作照)
嘗試水中攝影(工作照)
林文錦
1958年,受到日本彩色片電影《海女紅短褲》啟發,洪慶雲、賴成英、林文錦、林鴻鐘、廖繼燿以克難的方式自力進行水中攝影的實驗。
合成攝影用的日本製雙鏡頭
合成攝影用的日本製雙鏡頭
林贊庭
裝置在Arriflex IIC攝影機上的日本製雙鏡頭,是由日本映機光學株式会社的負責人辻真佐男設計的。 1960年代中期,台灣電影拍攝武俠、神怪、靈異等類型時,常使用雙鏡頭直接在拍攝現場將兩個畫面合成為一個畫面。
林贊庭(工作照)
林贊庭(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7年,攝影師林贊庭以35mm Mitchell Mark II攝影機拍攝由白景瑞執導的《寂寞的十七歲》。 1968年第6屆金馬獎,白景瑞和林贊庭分別以《寂寞的十七歲》榮獲最佳導演及最佳彩色攝影獎。
《何時出頭天》工作照
《何時出頭天》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華興電影製片廠為新東影業代拍《何時出頭天》(1959)。 導演何錂明(左2)於拍片現場指導演員歐威(左1)、何玉華(左5)。右1為監製林紹甲。 攝影機為35mm上海製仿 Bell & Howell。
林投姐
林投姐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出品公司、發行公司及工作人員主要參考《台灣送檢影片暨短片片目》《林投姐》。 ※《台灣送檢影片暨短片片目》出品國登錄為國別不明。 ※機關檔案目錄查詢網查有相關片名送檢紀錄。 ※1979/12/26之後的自立晚報電影廣告上出現「觀眾要求特映臺語拷貝」字樣,但沒有註明哪幾家放映台語版。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