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3285個藏品
林贊庭
林贊庭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林贊庭,1930年出生於台中豐原(現屬神岡區),1949年自台中一中畢業後即進入農業教育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農教,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成為第一期練習生,學習攝影、錄音、剪接、燈光、沖洗等電影專業技術。
何基明
何基明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何基明,1916年出生於台中。16歲那年,原本家人希望他到日本學醫,但他卻不顧反對改學習電影。東京寫真専門學校畢業後,他進入「株式會社十字屋映畫」參與教育影片的拍攝工作,在這期間累積拍片的實務經驗,鑽研器材特性及沖印技術,為日後回台從事電影工作奠定基礎。
陳忠信
陳忠信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陳忠信於1919年出生於嘉義市,15歲就在哥哥陳忠義開設的忠義寫真館和其他兄弟學習照相技術,手足都成為照相師。當時擁有全嘉義唯一一台可聽日本NHK電台廣播的收音機,以及最先進的BMW重型機車,走在時代的先端。
陳忠義
陳忠義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陳忠義1917年出生嘉義市,14歲開始在台南照相館當學徒,17歲回到嘉義開設忠義寫真館養家,照相館生意興榮,弟弟忠信、錦城、榮森都被他教導成照相師。
玉峯影業及湖山製片廠舊照
玉峯影業及湖山製片廠舊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林嘉仁(左2,林摶秋的長子)與他的台大同學們,在「湖山製片廠」的門牌前合影。
玉峯影業及湖山製片廠舊照
玉峯影業及湖山製片廠舊照
林嘉義
林嘉仁(左2,林摶秋的長子)與他的台大同學們,在「湖山製片廠」的門牌前合影。
戴傳李
戴傳李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戴傳李,1926年11月28日出生於宜蘭,舅舅是台灣社會運動先驅蔣渭水。戴傳李出生不久即隨家人遷至台北,小學就讀日新公學校(今日新國小),畢業後考取台北二中(今成功中學),1944年二中畢業考進高等學校攻讀理科。
一代劍王
一代劍王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劇情大綱】 俠士蔡穎傑(田鵬)要找周虎尋仇,但周虎見跟著父親在街頭表演的楊明珠(楊夢華),色藝俱佳,於是心生邪念,故意挑起事端。楊父為了保護女兒而受傷,幸虧穎傑及時出現解圍,並手刃周虎。楊父臨死前將明珠託付給穎傑,但穎傑因滅門之仇未除不以為家。
《一代劍王》工作照
《一代劍王》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8年1月,《一代劍王》在台南開元寺等地拍攝外景。 導演郭南宏(右2)指導男主角田鵬。 左側坐著操控Arriflex攝影機的是攝影師林贊庭。
李玉芬
李玉芬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李玉芬(1938 - 2021)為資深演員、配音員。她1938年4月1日出生於彰化,就讀彰化女中時期對歌舞產生濃厚興趣,頗有天分,唱跳俱佳。1957年李玉芬投考玉峯影業公司的「演員訓練班」,成為第一期學員,同期入取的有張美瑤、吳東如等人。
李泉溪
李泉溪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李泉溪,於1926年出生於雲林北港,曾赴日就讀高等學校,光復後進入廈門大學經濟系就學,因此結識日後的導演陳洪民。當時洪琛導演在廈門大學教授法國文學,課餘設電影講座,教導電影表演、導演等基礎技能,李泉溪因此對電影產生興趣。
陳洪民
陳洪民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陳洪民1932年出生於廈門,高中時與當時就讀廈門大學的李泉溪結識,1949年和李泉溪一起隨著海軍官校艦隊到台灣。1950年考入農業教育電影公司(簡稱農教,中影前身),與當年一同考上的林贊庭、洪慶雲、賴成英、林焜圻、林文錦等人,成為台灣第一代本土出身的電影技術人員。
《秦始皇》日本外景拍攝現場
《秦始皇》日本外景拍攝現場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2年,中日合拍70mm 寬銀幕電影《秦始皇》(日文片名「秦・始皇帝」),此為中影董事長蔡孟堅(中間穿西裝,雙手抱在胸前者)所促成,導演為日本大映片廠的田中重雄(右1戴帽手拿劇本者)。 後排右方背著相機的是林贊庭。
龍門客棧
龍門客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劇情大綱】
晚間新聞
晚間新聞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本片當年並未在戲院上映。 【劇情大綱】 喝酒過多而在廁所嘔吐的唐世彥,整裝後坐上主播台,一反先前狼狽模樣,端正而專業地播報晚間新聞。世彥工作結束,回家不見妻子,來到一家餐廳見太太林可青與男客戶交談甚歡,遂偕同紅粉知己至桌前,夫妻倆脣槍舌戰,不歡而散。
嗨親愛的
嗨親愛的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劇情大綱】
烈火
烈火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78年重映,改名《龍門大刺殺》。 【劇情大綱】 宋高宗紹興十年,岳飛抗金大捷,正要揮軍北上,黃河南北皆有義軍響應。鄭雲(賈魯石)奉岳飛令,密攜義軍名單,喬裝乞丐,潛入大名府,與陸六(白鷹)接頭,設法將名單送到太行山的忠義社義軍。
我是一片雲
我是一片雲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劇情簡介】 活潑愛笑的段宛露(林青霞)回家路上因接連的小意外認識了孟樵(秦祥林),離別時孟樵詢問宛露的名字,她笑著說「我叫一片雲」。
早安台北
早安台北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三個在現實與理想的衝撞中歷練,而有情感糾葛的年輕男女,一夕之間,因一場車禍而有了生命的重大轉變——小野的電影故事大綱與侯孝賢的編劇,讓李行突破了舊有的電影風格,完成一幅洋溢著青春悲喜的城市風情畫。
女子學校
女子學校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劇情大綱】 就讀女子高中的廖智婷、楊佳琳兩人感情融洽,常相伴騎車回家。說笑之間送佳琳到家後,智婷返回空無一人的住所,看見父親一如往常晚歸的留言,於是拿出乾麵包充當晚餐。
龍眼粥
龍眼粥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本片是台灣第一部運用「中間數位特效」方式完成的影片。改編自著名作家柏楊的短篇愛情小說,故事講述一段前世今生的淒美愛情:出在南洋、從小移民美國的陳世民,在毫無設防的心理狀態下觸及前世姻緣。每到月圓之夜,夢中便有龍眼粥飄香,那是前世愛妻的召喚。這也是李行再為新人導演擔任監製之作。
梁山伯與祝英台
梁山伯與祝英台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本片是由國泰電影製片公司出品,嚴俊執導,尤敏與李麗華主演,1964年12月25日在香港上映。 【劇情大綱】
尋夢的孩子
尋夢的孩子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豬八戒與孫悟空
豬八戒與孫悟空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本片典藏拷貝由國家電影資料館於1999年6月複製典藏。 【劇情大綱】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