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54個藏品
樊梨花第四次下山
樊梨花第四次下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樊梨花》第四集。總完結篇。劇情大綱:
穆桂英掛帥大破天門陣
穆桂英掛帥大破天門陣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大台北地區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大光明:1962/4/3-1962/4/7。 大觀:1962/4/3-1962/4/7。 溪洲:1962/4/12-1962/4/13。 建國(原三重戲院):1962/4/14-1962/4/17。
梁山伯與祝英台
梁山伯與祝英台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大台北地區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大光明:1959/1/7-1959/1/13。 大觀:1959/1/7-1959/1/13。 建國(原三重戲院):1959/3/6-1959/3/11。 華山:1959/3/22。
双王子復國
双王子復國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大台北地區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大光明:1962/12/18-1962/12/22。 大觀:1962/12/18-1962/12/22。 大觀:1964/1/18-1964/1/20。
狄青大戰八寶公主
狄青大戰八寶公主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大台北地區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大光明:1962/2/13-1962/2/18。 大觀:1962/2/13-1962/2/18。 大同:1962/2/21-1962/2/22。 宏明(現三重區):1962/2/23-1962/2/27。
丁姑背子告御狀
丁姑背子告御狀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大台北地區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大光明:1963/9/8-1963/9/13。 大觀:1963/9/8-1963/9/13。
薛平貴與王寶釧 第三集 完結篇
薛平貴與王寶釧 第三集 完結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雲林麥寮拱樂社演出。大台北地區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大觀:1956/10/19-1956/10/28。 大光明:1956/10/19-1956/10/28。 大明:1957/3/12-1957/3/17。 大光明:1957/4/23-1957/4/24。
李三娘
李三娘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大台北地區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大光明:1959/11/12-1959/11/16。 大觀:1959/11/12-1959/11/16。 建國(原三重戲院):1959/11/21-1959/11/25。
李亞仙
李亞仙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大台北地區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大光明:1964/4/18-1964/4/21。 大觀:1964/4/18-1964/4/21。 建國(原三重戲院):1964/4/18-1964/4/21。
二度梅下集完結篇
二度梅下集完結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劇情大綱:續上集,杏元在昭君廟跪求娘娘保庇,又上扎天山投崖,昭君娘娘顯靈救她一命,從天庭又回到人間。醒時已在濟州府鄒大人後花園裡,哭聲驚動鄒夫人和小姐雲英察看。經詢問後,杏元自稱汪月英,是與杏元小姐一同去和番的婢女,主人跳崖後為保貞節逃出。鄒夫人收她為義女,與雲英姐妹相稱。
烈女養夫
烈女養夫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又名《某飼尪大》。大台北地區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大光明:1962/7/19-1962/7/23。 大觀:1962/7/19-1962/7/23。 建國(原三重戲院):1962/7/28-1962/8/1。 板橋:1962/7/28-1962/7/30。
孫臏下山
孫臏下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劇情大綱: 時值戰國時代,七國互相侵略併吞。以雲夢山為據點的隱士鬼谷子,預言平定亂世之人即將出現,命仙童下山打探。
鳳嬌會李旦
鳳嬌會李旦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鳳嬌抓李旦改編。大台北地區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大光明:1957/2/9-1957/2/19。 大觀:1957/2/10-1957/2/18。 金國(現三重區):1957/3/22-1957/3/23。 金都(現三重區):1957/3/22-1957/3/25。
乞食婆遊靈山
乞食婆遊靈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大台北地區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大光明:1962/3/9-1962/3/14。 大觀:1962/3/9-1962/3/14。 建國(原三重戲院):1962/3/17-1962/3/21。 溪洲:1962/3/25-1962/3/26。
双王子復國完結篇
双王子復國完結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又名《皇城夜恨》。大台北地區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大光明:1963/3/26-1963/3/30。 大觀:1963/3/26-1963/3/30。 大觀:1964/1/18-1964/1/20。
詹典嫂
詹典嫂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機關檔案目錄查詢網查有相關片名送檢紀錄。
白蛇傳
白蛇傳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歌仔戲《烏白蛇》改編。 ※根據《台灣電影攝影技術發展概述1945-1970》P.175 攝影師方壯猷的介紹,本片以35mm Mitchell BNC攝影機同步錄音拍攝。大台北地區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大觀:1957/6/1-1957/6/5。
六才子西廂記
六才子西廂記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首部16㎜台語電影。 ※於台北市萬華大觀戲院首映(《台灣有影》台語片影展),另一說在台北「萬華」戲院、「永樂」戲院上映,僅僅三天就匆匆下片(《陳澄三與拱樂社:台灣戲劇史的一個研究個案》參考自施如芳碩士論文《歌仔戲電影研究》)。
范蠡與西施
范蠡與西施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改編舞台劇《句踐復國》,美都劇團演出。 大台北地區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中央:1956/8/12-1956/8/19。 大觀:1956/8/12-1956/8/19。 美都麗:1956/8/13-1956/8/15。 明星:1956/8/13-1956/8/15。
薛剛反唐復國
薛剛反唐復國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從上映廣告內容研判,《薛剛反唐復國》(1962/2/4先在台中上映)與《薛剛三祭鐵坵坟》(1962/3/15在台北上映)應該是同一部作品。 ※機關檔案目錄查詢網查無本片送檢紀錄。 ※《台灣送檢影片暨短片片目》查無本片資料。
孤兒哭夜墓
孤兒哭夜墓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大台北地區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大光明:1964/4/22-1964/4/24。 大觀:1964/4/22-1964/4/24。 建國(原三重戲院):1964/4/22-1964/4/24。
薛平貴與王寶釧
薛平貴與王寶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首部35㎜台語電影。 ※1955/8/20本片在南投草屯開拍。(※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數位典藏服務網) ※1955/9/21台中民聲日報第三版報導〈「薛平貴」下月可公映,由本省影劇界人士合資拍攝,男女主角為拱樂社當家台柱〉。(※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數位典藏服務網)
金壺玉鯉
金壺玉鯉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以16mm反轉片拍攝,目前僅存無聲殘片。
王小福火燒樓
王小福火燒樓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機關檔案目錄查詢網查無本片送檢紀錄。 ※《台灣送檢影片暨短片片目》查無本片資料。 ※香港電影資料館「香港電影檢索」:1959年由畢虎導演的古裝片《王三福火燒樓》,資料寫台名《我愛少年家》(1960),由丁蘭、鷺芬主演。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