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3個藏品
台灣省糧食增產會議
台灣省糧食增產會議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4年1月28日,台灣省54年糧食增產會議於台中市立第一中學大禮堂舉行,由農林廳長張憲秋和糧食局長李連春共同主持,台灣省政府主席黃杰將蒞會致訓。
新榖登場
新榖登場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42年4、5月間,南部地區第1期稻作收成,台灣省政府糧食局局長李連春於4月26日赴高雄視察,5月7日赴屏東視察收割情形。他表示新穀登場,米價必定平穩,希望糧商不要屯積米糧。
耕者有其田
耕者有其田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42年1月20日,實施耕者有其田條例,經立法院完成立法程序,5月1日公告地價,6月1日開始徵收。實施耕者有其田政策是要照顧大多數的佃農,讓他們自己擁有土地,達到均富的目的。糧食局局長李連春看到稻米豐收、米穀滿倉,感到非常欣慰。為了宣導耕者有其田政策,利用廣播電台及報紙新聞宣傳,好讓民眾全力配合。
耕耘機表演
耕耘機表演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1年,台灣省糧食局在高雄舉行耕耘機示範表演大會。各式各樣的農業耕耘機操作示範,犂田、插秧、打穀、抽水、施藥等。台灣省政府糧食局局長李連春也到場參加大會。
省議會三屆四次大會揭幕
省議會三屆四次大會揭幕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3年12月7日,台灣省議會第3屆第4次大會揭幕,由台灣省議會議長謝東閔主持。首先舉行預備會議,隨後由台灣省政府秘書長郭澄代表台灣省政府主席黃杰向大會作施政報告。省府官員傅雲、陳聲簧、李連春;省議員賴樹旺、林明德、蔡鴻文、廖秉輝、王宋瓊英、陳林雪霞等皆參與會議。
台中市割稻機示範表演
台中市割稻機示範表演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8年,省府糧食局為了推介農村機械化,選擇在台中市南屯區舉辦水稻綜合收割機及割稻機試驗及示範表演。糧食局長李連春、台中市市長林澄秋冒著盛暑炎熱,興趣昂然的參觀,以機械化代替人力做事,是政府近年來所致力推行的目標。
全省耕耘機深耕競賽
全省耕耘機深耕競賽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8年2月4日,58年度全台耕耘機深耕競賽於農民節在台中市省立農職的實習農場舉行,由糧食局長李連春主持。來自全台的選手宣誓後,開始競賽。比賽分2組:男子組18位、女子組12位。全台模範農友、農會人士和農校師生三百多人在場觀摩和加油,會後頒獎給優秀選手。
五十八年全省縣市長座談會
五十八年全省縣市長座談會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8年5月16日,台灣省縣市長座談會在中興新村省政資料館舉行,省府各廳處局首長、各縣市長逾70人出席,由省府主席黃杰主持。省府秘書長徐鼐在會中提示大家,革新方案的依據和實踐的程序。與會官員有嘉義縣長黃老達、糧食局長李連春、省民政廳長翁鈐、社會處長傅雲、教育廳長潘振球等。
糧食局長巡視雲林縣二崙鄉水稻栽培
糧食局長巡視雲林縣二崙鄉水稻栽培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8年,雲林縣推行水稻栽培,省糧食局長李連春在縣長廖禎祥的陪同下,視察二崙鄉稻作的生產清形。參加水稻綜合栽培的面積有三千多公傾,每公傾的平均產量為6000公斤,為農民帶來繁榮的景象。
台灣省行政會議
台灣省行政會議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7年11月25日,台灣省行政會議。
糧食增產會議
糧食增產會議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8年1月24日,糧食增產會議於台中市第一國民中學校舉行,由台灣省政府糧食局長李連春和台灣省政府農林廳長張研田共同主持,台灣省政府主席黃杰也蒞會致詞。農復會主任委員沈宗翰就本省大豆和小麥雜作的情形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糧食局長巡視嘉義縣水稻栽培
糧食局長巡視嘉義縣水稻栽培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嘉義縣政府為使農民了解一期作與二期作栽培法的不同,體會完整栽培技術及增加產量,特別在溪口鄉辦理「58年度一期水稻生成改良技術共同栽培」。這次栽培面積有1080公頃,預計每公頃生產量可達6300公斤,台灣省政府糧食局局長李連春、嘉義縣縣長黃老達接著巡視地下水井灌溉情形。
桃園縣水稻收割機操作示範
桃園縣水稻收割機操作示範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8年7月,桃園縣第一期水稻正加緊收割,以往農友們都利用鐮刀來收割,最近農民廳發明一種自動割稻打榖的機器,給農友們帶來極大的便利。糧食局局長李連春並親自蒞臨視查,農業科學化與機械化將使本國農業更加欣欣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