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232個藏品
飛賊黑衣女
飛賊黑衣女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大光明:1967/12/29-1967/12/30 大觀:1967/12/29-1967/12/30 建國(原三重戲院):1967/12/29-1967/12/30 台中樂舞台戲院:1967/2/28-1967/3/3(※民聲日報)
當天弄破鍋仔蓋
當天弄破鍋仔蓋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基隆市基隆戲院:1965/5/3(※民聲日報) 台中樂舞台戲院:1965/6/22(※民聲日報) 大光明:1965/5/25-1965/5/27 大觀:1965/5/25-1965/5/26
草地人
草地人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出品公司、發行公司以及工作人員主要參考《台灣送檢影片暨短片片目》。 ※《台灣送檢影片暨短片片目》收錄片名為《奇妙的愛》。 ※機關檔案目錄查詢網查有相關片名送檢紀錄。
兩相好
兩相好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台語、國語混合發音。 ※1962/3/10台中民聲日報第四版報導〈題材新穎的「兩相好」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數位典藏服務網) ※1961/11/2 下午在植物園台製廠舉行開鏡典禮,由女主角穆虹剪綵。
三八阿花嫁阿西
三八阿花嫁阿西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出品公司、發行公司及工作人員主要參考《台灣送檢影片暨短片片目》與《台灣電影百年史話》。
夢遊美人島
夢遊美人島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高雄港都戲院:1964/8/21-1964/8/29(※民聲日報) 大光明:1964/11/27-1964/11/28 大觀:1964/11/27-1964/11/28 建國(原三重戲院):1964/11/27-1964/11/28
等久是我的
等久是我的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出品公司、發行公司及工作人員主要參考《台灣送檢影片暨短片片目》與《台灣電影百年史話》。
流浪補雨傘
流浪補雨傘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1/8民聲日報第八版報導〈矮仔財何玉華合作演出「流浪補雨傘」〉,有劇情簡介。報導中小林誤植為少林。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台中南台戲院:1966/1/6(※民聲日報) 台中樂舞台戲院:1966/1/6(※民聲日報)
誰能代表我
誰能代表我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台語、國語聯合發聲。大台北地區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新世界:1963/1/24-1963/1/31。 國都:1963/1/24-1963/1/26。 金山:1963/1/25-1963/1/27。 松都:1963/1/30-1963/1/31。
飛天三輪車
飛天三輪車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機關檔案目錄查詢網查有2筆「飛天三輪車電影片檢查申請書」送檢資料。 ※聯合報尚未查到台北上映紀錄。 ※1966/2/25聯合報第八版報導,亞洲公司丁伯駪正在籌拍兩部喜劇片, 《飛天三輪車》和《王鹿仔仙》。
愚兄弟
愚兄弟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大台北地區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大中華:1964/2/6-1964/2/9。
一斤十六兩
一斤十六兩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劇情大綱】
阿西正傳
阿西正傳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又名《牛車西仔》(資料來源:聯合報廣告)。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台中樂舞台戲院:1967/12/23-1967/12/26(※民聲日報) 大光明:1968/1/21-1968/1/24 大觀:1968/1/21-1968/1/24
好酒沉甕底
好酒沉甕底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台灣送檢影片暨短片片目》查無此片 ※機關檔案目錄查詢網查有相關片名送檢紀錄。
新桃花過渡
新桃花過渡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原名《阿西三戲桃花姐》(資料來源:聯合報廣告) ※數位典藏服務網查詢民聲日報廣告,1969/2/26-1969/3/1所登錄的題名為《桃花過渡》。 ※台灣民謠〈桃花過渡〉改編搬上銀幕(資料來源:民聲日報廣告)
土包子
土包子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大台北地區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大光明:1964/4/1-1964/4/6。 大觀:1964/4/1-1964/4/5。 建國(原三重戲院):1964/4/1-1964/4/ 5。 萬國(板橋):1964/4/4-1964/4/5。 明星:1964/4/6。
無胆英雄
無胆英雄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依據《台中光影紀事: 這些人那些事》林紹甲的訪談及《民聲日報》的報導,本片為台灣第一部新藝綜合體台語片,由何基明赴日購買鏡頭來拍攝。 ※機關檔案目錄查詢網查有相關送檢紀錄。 ※聯合報查無本片台北上映紀錄與相關新聞。
一分錢一分貨
一分錢一分貨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出品公司、發行公司以及工作人員主要參考《台灣送檢影片暨短片片目》與《台灣電影百年史話》。 ※《台灣電影百年史話》導演誤植為陳陽
情海風暴
情海風暴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大台北地區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大光明:1957/9/6-1957/9/18。 大觀:1957/9/6-1957/9/18。 三重(現三重區):1957/11/15-1957/11/20。
天生自然
天生自然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劇情大綱:福仔(音譯)與妻吵得不可開交,經外人勸架後和好。福仔挑著扁擔外出,沿街叫賣韭菜,碰上叫賣「橋仔」(茄子的台語發音)的樂仔(音譯),兩人喲喝叫賣聲重疊,協調後由嗓門大的樂仔負責喊,但喊幾聲後覺得不適合,又各走各的。
台北流浪記 王哥柳哥過五關
台北流浪記 王哥柳哥過五關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劇情大綱:王哥好整以暇、柳哥憂心忡忡,他們兩人都搭車來台北找工作。到了台北,柳哥下車不小心撞倒王哥,還拿錯彼此包包。兩人來到動物園,王哥隨地亂丟香蕉皮害餐廳老闆滑倒,他打開箱子穿外套卻穿不下;柳哥想穿外套卻太大件,這才發現拿錯箱子,急著到處找對方。
十八姑娘一枝花
十八姑娘一枝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高雄壽星戲院:1964/12/7(※民聲日報) 左營興隆戲院:1964/12/7(※民聲日報) 大光明:1965/2/18-1965/2/22 大觀:1965/2/18-1965/2/22
俩傻遊台北
俩傻遊台北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出品公司、發行公司以及工作人員主要參考《台灣送檢影片暨短片片目》與《台灣電影百年史話》。 ※機關檔案目錄查詢網查有相關片名送檢紀錄。
圓環石松
圓環石松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大台北地區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大光明:1960/2/19-1960/2/23。 大觀:1960/2/19-1960/2/23。 建國(原三重戲院):1960/3/25-1960/3/29。 大同:1960/7/14。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