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418個藏品
心愛彼個人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又名《安童哥》。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彰化天一戲院:1965/2/12(※民聲日報)
大光明:1965/4/16-1965/4/19
大觀:1965/4/16-1965/4/19
建國(原三重戲院):1965/4/16-1965/4/19
怨郎君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台中五洲戲院:1966/2/17-1966/2/21(※民聲日報)
大光明:1966/11/24-1966/11/25
大觀:1966/11/24-1966/11/25
建國(原三重戲院):1966/11/24-1966/11/25
雲山夢回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劇情大綱】
雲霧繚繞的山林中,韓艷冷(韓湘琴)隱居其中。她是鄰居口中不吃飯、不睡覺的怪人。聽說還有三個男朋友,一個死了、一個有太太、一個跑到外國去了。不過,這些流言並未絲毫影響她。她依舊漫步到吊橋上,眺望遠方,回憶往事…。
母與女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本片表現出兩代思想的代溝,展現當年的社會百態。甄珍飾演的叛逆少女有不少直率演出。李湘飾演甄珍的母親,原是風塵女郎,丈夫入獄後,她決心把女兒培養成高尚淑女,整天努力掙錢給女兒物質上享受,但女兒最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母愛。而且她對母親更是講一套做一套,喝酒、吸煙,又與有婦之夫相戀,母女間形成不可化解的對立。
迎媽祖之夜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出品公司、發行公司以及工作人員主要參考《台灣送檢影片暨短片片目》與《台灣電影百年史話》(黃仁、王唯,2011)。
※根據1969年報載,陳雲卿主演多部新片,兩部是南國公司由陳揚導演的「暗光鳥」和「賣肉粽」,另外兩部是永新公司由許峰鐘導演的「迎媽祖之夜」和由余漢祥導演的「無三不成禮」。
海韻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本片描述一個離開整天賭博的丈夫而改嫁的女人,因再遇小叔後又面臨前夫的感情糾葛——本片由台港演員蕭芳芳、秦漢、胡燕妮及柯俊雄擔綱演出。同名主題曲〈海韻〉由鄧麗君演唱,至今仍不斷被傳唱。
哀怨赤崁樓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自立晚報廣告上寫〈「湯島白梅記」改編,特別印製國語臺語兩種拷貝〉。
※台語、國語兩種版本。
※出品公司、發行公司及工作人員主要參考《台灣送檢影片暨短片片目》。
※《台灣送檢影片暨短片片目》語言別標示為國語。
※機關檔案目錄查詢網有國語及閩南語兩筆送檢資料。
人海茫茫一孤兒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出品公司、發行公司以及工作人員主要參考《台灣送檢影片暨短片片目》《遺愛》。
※1970/4/13的民聲日報上有五洲戲院《人海茫茫一孤兒》明天上映的廣告,但1970/4/14放映的是《加人加福氣》,並無放映本片。
煙雨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劇情大綱】
煥聲(岳陽)、義章(秦祥林)、仁泉(谷名倫)是至親好友。煥聲有過失敗的婚過,現育有二女,事業有成並與公司女職員春霞(林青霞)相戀。煥聲替學成歸國的義章接風,這是義章和春霞的第一次相遇。
在室男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出品公司、發行公司以及工作人員主要參考《台灣送檢影片暨短片片目》。
※【1968-09-18/聯合報/05版/】與導演陽光同名的電視男歌星陽光,應邀在真善美公司涂良財導演的新片「在室男」中擔任男主角,由易原、吳玲、陳淑貞、陳秋燕、李娟等搭配助陣,已告拍竣。
流浪找愛人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大光明:1967/8/11-1967/8/15
大觀:1967/8/11-1967/8/15
建國(原三重戲院):1967/8/11-1967/8/15
台中五洲戲院:1967/8/26-1967/8/31(※民聲日報)
瘋女十八年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根據真實社會事件改編。大台北地區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大觀:1957/1/2-1957/1/10。
大光明:1957/1/3-1957/1/14。
明星:1957/1/14-1957/1/15。
大同:1957/1/15-1957/1/17。
海女情淚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彰化天一戲院:1965/10/2(※民聲日報)
大觀:1965/10/30-1965/11/3
大光明:1965/10/31-1965/11/3
建國(原三重戲院):1965/10/31-1965/11/3
靈肉之道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聯合報廣告華江誤植為萃江。
※1965/3/26聯合報第八版報導,宏亞影業《靈肉之道》是根據徐坤泉的遺作改編,主要的演員有趙震、奇峰、何玉華、施茵茵等。外景在台南安平、澄清湖及北投等地拍攝,預定四月中旬推出。
秋霜女人心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原名《秋霜女人心》。
※出品公司、發行公司以及工作人員主要參考《台灣送檢影片暨短片片目》及國家影視聽中心典藏影片。
※《台灣送檢影片暨短片片目》收錄片名為《秋霜女人心》。
※《中華民國電影上映總目》及《台灣電影百年史話》查無此片。
※機關檔案目錄查詢網查有相關片名送檢紀錄。
雨夜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轟動東南亞名歌曲〈雨夜花〉改編搬上銀幕(資料來源:民聲日報廣告)
※《台灣送檢影片暨短片片目》查無此片。
※出品公司、發行公司以及工作人員主要參考《台灣電影百年史話》(黃仁、王唯,2011)。
※機關檔案目錄查詢網檔號查有相關片名送檢紀錄,待查證。
悲哀的列車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本片送檢紀錄案名為「愛你入骨續集悲哀的列車」,但《悲哀的列車》(許成銘導演)的上映日期早於《愛你入骨》(徐守仁導演),因此研判本片並非《愛你入骨》續集。
※另根據現有資料所見,本片曾於1967年12月更名為《愛你入骨續集》重映。
首輪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民聲日報):
宜室宜家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國語、台語混合發音。※根據1961年6月18日《聯合報》第7版報導,中央電影公司將於下月中旬在台中製片廠開拍《宜室宜家》(暫定片名),「宜」片內定宗由導演,演員穆虹、黃曼、游娟、白蘭等八人。
心酸十八年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再嫁夫人》改編。大台北地區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大光明:1964/8/30-1964/9/3。
大觀:1964/8/30-1964/9/3。
建國(原三重戲院):1964/8/30-1964/9/3。